第112部分(第3/4 頁)
娃兒們腦袋掖在褲腰帶上賣命,他龜兒子才當得這縣太爺,咋子,規矩要得,霆營肚皮不要得?八千精銳,硬是餓得投了長毛,這朝廷法度,怕是也講不得了。”
兩人喏喏連聲,領令而去。
“句容收復未久,地丁銀兩,也未必足數,就算足數,八千人的吃喝開支犒勞,怕連一小半都不夠啊。”
大帳外,副將董來峰望著鬧餉官兵們呼嘯遠去的背影和蕩起的連天塵土,不由得憂形於色。
“龜兒子,你擔心個球!”鮑超一挑帳簾,大踏步走了出來:“這江南不是人稱啥子魚米之鄉?四鄉八村,金銀財寶沒得,米糧魚肉,怕是還有點兒的麼。”
黃海清捧著翎頂子隨後出帳,聞聽此言,不由得一哆嗦:
“軍門的意思是搶?曾大帥不是總講‘無錢莫扯道邊菜,無錢莫吃便宜茶’,又講‘官兵不搶賊匪搶,官兵不淫賊匪淫,若是官兵也淫搶,便同賊匪一條心’(11)?如何……”
“羅嗦個球!”鮑超不耐煩地打斷他:“這地界被長毛佔了四年,滿城滿鄉便全都是長毛一黨,全都是賊糧賊贓,哪兒來的百姓錢糧?本軍門軍紀嚴明,愛民如子,哪個淫搶了?扯得這般難聽!”
見部下們張口無辭,他忽地覺得索然無味起來,仰頭望著帳前旗杆上,那高高飄揚的“鮑”字紅旗:
“唉,只是金壇城裡頭的長毛賊子,又好多快活幾天咯。”
註釋:
1、霆軍:鮑超字春霆,故所部稱為霆營、霆軍,多系四川、湖南、湖北農民和挑夫,悍勇敢戰,但滋擾之甚,在清軍中也出了名,歷史上曾多次因鬧餉而譁變,甚至倒戈相向;
2、曾大帥:湘軍主帥,清欽差大臣兩江總督曾國藩;
3、劉銘傳、周盛波,都是淮軍名將,受李鴻章節制,是蘇南清軍的主力;
4、洋莊:用西洋反射爐法所煉熟鐵鑄造的前膛火炮,比老式前膛炮耐用、準確性高,且不容易炸膛;
5、太平天國後期在王以下設義、安、福、燕、豫、侯六爵,義爵和主將地位相當或略低,初設時六爵是地位顯赫的象徵,但很快爵位濫觴,封王且多達兩千七百,六爵之設,不計其數,地位最低的侯爵往往淪為旗手、雜役等的頭銜;
6、李愷順、李愷運兄弟,都是廣西藤縣人,忠王李秀成宗弟,李愷順辛酉十一年封營天義,後封廣王,與然王陳時永、賴王賴桂芳等守丹陽,城破逃江西,不知所終,或曰城破即被俘殺;李愷運辛酉十一年封乾天義北破愾軍主將,曾守無錫城,後奉調他去,不知所終;
7、李撫臺:淮軍領袖、清江蘇巡撫李鴻章;
8、左大帥:湘軍旁支統帥、清閩浙總督署理浙江巡撫左宗棠;
9、黃老虎:太平軍名將黃文金,廣西博白人上帝會領袖,參加金田起義,從徵至天京,初封東殿右十二承宣,以湖口功封永忠侯,又以討叛將韋俊功加封定南主將擎天義,約壬戌十二年封王,銜號殿前冬季統帥天軍頂天扶朝綱堵王花千歲,守湖州郡及安徽廣德州一帶,天京陷,幼天王等逃奔文金,文金等奉之走江西,欲與侍王李世賢、康王汪海洋會合,甲子十四(1864,清同治三)年七月廿四日,因傷病卒於浙江昌化白牛橋,終年三十三歲。文金驍勇,軍心所恃,既暴卒,一軍惶懼,不久潰亡殆盡;
10、厘卡:清咸豐三(1853、太平天國癸好三)年,為籌措剿太平軍軍餉,清廷從刑部侍郎雷以諴之請,許各地駐軍在駐地設厘卡,對行商徵稅以裕軍需,相傳此策出於雷以諴暮客錢江,該制度在天國覆亡後仍長期存在,至民國中葉始廢,成為軍閥割據稱雄的重要經濟來源,並極大制約了工商業的發展;
11、這些都是曾國藩編練湘軍時所撰《愛民歌》中詞句。
………【第三章】………
此刻,百十里外的金壇城裡裡外外,卻另是一番忙碌。(看小說到頂點。。)
盛明文換了身簇新的黃巾紅袍,領著胡明友、蔣四海等一班屬員,和好不容易湊出的五十名一般高矮、一般服色的大旗手,勝角(1)、銅鑼、拖尾風琴(2),乒乒乓乓,咿咿呀呀,前呼後擁地直迎出北門去。
不料待得城門大開,城外孤零零地,卻隻立了個承宣(3):
“好教盛大人得知,我家廣王千歲已移營南門外青草鋪,請大人移步相見。”
青草鋪就在金壇南關,通往宜興、廣德的官道邊上,本來有一個逢五逢十的小集,百來戶耕種漁桑的人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