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皇阿瑪,小燕子有事求您。”
永琪生的不是什麼大病,急症,來的快也去的快,用的藥好心結也解開了,自然好的也快。這個時候的永琪,正在跟乾隆討論“人口壓力”。
農業社會,人口就是生產力。為了增加人口,康熙時期宣佈“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雍正時期“攤丁入畝”;另外,“康乾盛世”時期社會穩定;精耕細作推廣;玉米、馬鈴薯等高產作物引進等等原因都使中國人口激增,乾隆五年清查人口時,全國人口1。4億,現在二十五年,全國人口已經有二億人了。然後耕地數目的增長卻遠遠趕不上人口的增長,現在人均耕地佔有量只有四畝,而現在的警戒線就是四畝,因而經濟上取得的成就就被眾多的人口抵消,人民卻仍然生活在飢餓貧窮之中。
乾隆是個要面子的皇帝,看到自己的老百姓蓬頭垢面,衣杉襤褸,他還是覺得非常的不滿。
可這個問題要如何解決也是個老大難,你總不能讓子民們不生孩子吧。
永琪當然瞭解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之前的她也曾經聽人說過,這個問題還會在乾隆後期更加嚴重,已導致了白蓮教起義,沒想到剛才紫薇無意中提到的現在賣兒賣女現象,會漸漸變成現在如此沉痛的話題。
永琪想到了我們中國確實是地大物博,怎麼少了耕地。當然她知道中國是世界土地面積第三大國家,其它的,她就不知道了。
可是她不能說讓乾隆開荒種地啊,這樣破壞了植被那自然環境會壞,然後就會黃河決堤自然災害——於是覺得自己腦子不夠使的永琪便低著頭靠在榻上細細想著。
乾隆看著一臉沉思中的永琪,心懷大慰。
能一心想著幫自己計較民生大計的兒子,很好。
紫薇是個好女兒,雖然她是無意中提到的,可是能如此提醒自己的父親與哥哥,也是一位水晶心肝的人。
看到兒子一時沒有什麼好主意,乾隆不禁生了比較之心,也開始想有什麼解決的辦法。更是越發覺得回族含香一事必有內幕了,只永琪不說,乾隆也就不問,反正已派人去打探,早晚必有結果。
紫薇見皇阿瑪跟哥哥都在沉思之中,也不打擾,把茶水倒滿,她也開始想辦法。
就在三人安靜的沉思中,小燕子一頭撞了進來,倒把三人都嚇了一跳。
乾隆一看是小燕子,揮手叫起,“小燕子,你先起來說話。”
小燕子搖頭不起,“皇阿瑪,你答應了我,我才要起來。”
乾隆有些惱,可看到永琪頭也沒抬,一點兒反應沒有,又軟了一軟。正要問小燕子到底是什麼事,就見門口有人奔來之音,公公在外通告。
“啟稟皇上,有京城急報。”
乾隆站起來,“宣!”
公公躬著身子進來,將信送到乾隆手上。
乾隆開啟一看,頓時眼暈目旋,“皇三子永璋庚辰七月十六日辰刻卒。”
我的兒子永璋,竟也去了。
和諧之回宮
突如其來的噩耗讓乾隆神色大變,大家都不敢出聲,乾隆咬牙下令立刻起啟。
“皇阿瑪……”看到神情不對的皇阿瑪,永琪擔心得叫了一聲。
乾隆本來被打擊的心在聽到永琪的呼喚又好了一些,不過還是不免傷感地說,“你三哥,去了。”
三哥,居然死了!
永琪還記得印象裡的三哥,那個溫潤如玉般的青年,竟如此突然失去了生命。
一時之間,莫明其妙的悲涼湧上了心頭。
乾隆看著永琪,他一幅被打擊了的樣子,沒有一點兒因為前面的哥哥去了能讓自己更得勢的樣子,病未好透的他似乎更加讓人覺得虛弱。
今年三月,他的十四子永璐——幼殤。四歲的他方才學會了在自己面前背誦三字經,便突然地離去,好像他從沒有來過一樣。
現在,他的皇三子,已經開府建業養育兒孫,能幫助自己的三阿哥,居然也突然的去了。
而病未好透的永琪,如果他當時不來,是不是連這個五阿哥也保不住了。
他已經四十九了,馬上要步入五十大關的他,卻總是白髮人送黑髮人。
紫薇如此敏感的丫頭怎麼會不明白肯定是出了大事,那個去了,心裡一個格——哪怕小燕子因為跪得太久向自己打眼色,紫薇也只敢朝她擺擺手。心裡有些微惱的想,剛才是自己在跪的,皇阿瑪叫起是自己不願意起的,現在出了事又怕皇阿瑪生氣,紫薇幽幽一嘆,現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