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把這些話聽得進去。於是表面上對綺妃言聽計從,實際上卻整日裡帶著一群宮女太監在這皇宮之中處處惹是生非。由於三皇子在永正皇帝面前乖巧伶俐,溫文有禮,永正皇帝對他愛護有加,極少責罰,以至於後宮之中上至皇子公主下至宮女太監都不敢招惹這位三皇子,就連皇后,也總是袒護著他。於是三皇子更加無法無天,目中無人。綺妃暗地裡知道了他的行徑,只得感嘆兒子年紀尚幼,等吃過大虧之後,才能醒悟。畢竟皇宮裡的孩子,都是這麼成長的。
三皇子六歲的時候,綺妃的榮寵隱隱有走下坡路的跡象。二皇子的母妃芸妃,狡猾善妒,攻於心計,視綺妃為眼中釘,肉中刺。
這天,芸妃帶著二皇子以拜訪之名入綺月殿挑釁。此時三皇子已經略知人事,見母妃受辱,心內不平,當場站出來辱罵芸妃,並毆打二皇子。芸妃衫容不整地拉著被打得鼻青臉腫的二皇子,將三皇子告到永正皇帝面前,並聯合其他數位嬪妃將三皇子之前所犯的種種惡行一一狀告,永正皇帝才知三皇子在他背後乾的那些好事,於是將三皇子狠狠地責罰了一頓。綺妃因管教不嚴,一併受到訓斥。
三皇子受了杖責,被打得皮開肉綻。綺妃看了他的傷,說道:“鈺兒,你知道自己為什麼挨板子嗎?”
三皇子氣道:“都是因為那幫人的陷害!”
綺妃搖頭道:“她們說的大致屬實,即使有一些誇大,但那些事情是捏造不出來的。”
三皇子依然不服:“我有理在先。”
綺妃一巴掌打在三皇子的傷口上,痛得他哇哇大叫。然後,綺妃冷笑道:“傻孩子,你以為,這皇宮,是一個可以講理的地方嗎?”
三皇子不解。
綺妃繼續說道:“莫說這皇宮,就算是整個天下,又哪裡有一塊真正以理服人的地方?熙熙攘攘,利來利往,世人做事情,哪一個不是看到對自己有利的便去做,對自己沒好處的便避而遠之?所以休要再想一些有理無理的傻事。在這皇宮裡,你先出手傷人,便是有千般萬般的理由,也是你的錯。他們大可以拿一些可有可無的古訓壓得你永遠翻不了身。這次你父皇對你的教訓算是輕的。”
三皇子還是有些疑惑,但又不知如何辯駁,只得低頭聽著。
綺妃見狀,心內大喜,繼續說著:“在這皇宮裡做人,你第一要做的便是護住自己,不落下把柄給人。平日裡別人都是謹小慎微言謹行恭的,唯獨你,霸王一般到處橫行。別人不說那不代表你沒做,今天各宮的妃嬪們稍微提了一下你以前的惡行,便得了這個下場,這都是你平日裡不注重自己的言行所致,怪只怪你比別人傻,不懂得掩藏自己的鋒芒。”
三皇子低頭若有所思。
“皇兒,這世上有萬般的事情,能笑著去解決的,就不要板著臉。不能笑著解決的,也要強笑著解決,如此,你做事的成效才是最佳的,並且,這樣也會為你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敵人,你可明白?”
三皇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孩兒明白。”
“皇兒,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這句話的意思你懂嗎?”
三皇子想了想,答道:“夫子說,這句話就是說,打仗的時候,以謀略擊退敵人,才是最好的方法。”
綺妃輕輕撫摸他的頭,說道:“這既是兵法,也是做人。用計謀把對方神不知鬼不覺的打個措手不及,才是上上之策,像你平時,動不動就出手,實在是愚蠢至極的行為。母妃平日裡教導你的,你都不放在心上。如今吃了大虧,你可知悔改?”
三皇子低頭答道:“孩兒知錯。”
……
那夜,綺妃對三皇子講了許多。許多年後,三皇子耳畔還經常響起母妃那日帶著溫情和嚴肅的教導。
怪只怪你比別人傻,不懂得掩藏自己的鋒芒。
這世上有萬般的事情,能笑著去解決的,就不要板著臉。不能笑著解決的,也要強笑著解決。
用計謀把對方神不知鬼不覺的打個措手不及,才是上上之策
……
自芸妃事件之後,三皇子變得收斂了許多,對那些妃子們變得彬彬有禮,溫和可親,對皇子公主們也變得兄友弟恭,長幼有序。甚至對那些宮女太監們,也不似平日裡的跋扈囂張,略知忍讓。
綺妃看在眼裡,喜在心上。殊不知其實三皇子對她的話也只就略懂三四,畢竟他只是個六歲的孩子,雖聰明靈秀,挨一頓板子也不可能對所有事情都大徹大悟。只是他那日聽了綺妃的教導,覺得她說的話似乎很有道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