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頁)
。”朱慈烺掃視一週,見侍衛營計程車兵任由雨水打在頭盔甲冑上,在雨中巋然不動,心中騰起一股驕傲。
陳德也隨著太子的目光掃了一圈,對於勝負之數又有了些盼頭。
城門的門軸吱呀呀叫著,兩扇包了銅釘的大門左右分開,讓最後的天光透過黑漆漆的門洞。整齊劃一的腳步聲踏進門洞,徑直往城外的城門營走去。那裡已經經歷過了兩輪試探性進攻,雖是劉宗敏想試出守兵強弱,但也讓守兵試出了闖營的強弱之分。
正對西門的闖賊,便是攻殺最為強悍大一支。
——只要將之擊潰,肯定能夠大大打擊闖賊計程車氣,使其不敢再輕視我軍!
朱慈烺下定了決心,胯下的黑馬已經隨著大隊出了的城門。
……
“朱家小子竟然敢跟我叫陣!”劉宗敏坐在中軍帳中,滿臉的不可思議。
牛金星坐在劉宗敏身側,也是一臉驚訝:“他帶了多少人出來!”
“最多五百。”哨兵回道。
牛金星撫須良久,方才對劉宗敏道:“恐怕是誘敵之計!”
劉宗敏皺眉道:“我軍主力主要布在西北方,這朱家小子就偏偏從西門出城,難道是膽子上長了毛,竟要與我決戰不成!”北面還有官兵援軍,必須設立攔截的營寨。而且如今西北風強勁,佔據上風口一者不怕火攻,二者也方便弓箭手射得更高更遠。
“是朱朝太子親自出來了麼?”牛金星問道。
哨兵道:“只看他們陣中打出了七色大纛,想來應該是的。”
牛金星不以為然:“朱家人最膽小不過,哪有這樣的膽子?”
“先生不是帶了人來指認朱太子麼?如今不正是時機?”劉宗敏道。
“將軍所言極是,”牛金星撫須頜首,“來人,去請楊侍郎前來議事。”
“啊!先生說的那人,原來就是楊侍郎!”劉宗敏頗為意外。
牛金星笑了笑:“我還道將軍早就知道了。楊永裕曾是朱朝欽天監博士,見過太子許多次,定然不會搞錯。”
楊永裕是李闖功課承天府的時候與李振聲一道被俘的。不同於李振聲死活不降,楊永裕卻是毫無芥蒂地投向了李自成。他甚至還建議李自成挖掘獻陵,以陪葬品來充實軍餉。欽天監有風水堪輿的職責,如此專業技能正好方便了楊永裕投誠新主。
李自成也沒有虧待這位博士,襄陽建制之後便封他做了禮政府侍郎,也算是高官厚祿優渥厚待之。
劉宗敏對於營中那些高官沒幾個看得上眼,對他們的死活也並不在意,道:“既然如此,就讓楊侍郎跑一趟,先看看到底是不是朱家太子。”
牛金星點頭附和,只等楊永裕來了,便將前因後果說了一通,連蒙帶嚇地讓楊博士打起使者的旗號去見朱慈烺。(未完待續。。)
一三一 英雄乘時務割據(四)
楊永裕前往敵營的時候,心跳如同擂鼓。
欽天監博士的品秩不高,但是投降賊人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卻十分大。他的投降,甚至比曾經官居布政使的蕭應坤擔任偽職,更讓明廷憤懣。
無他,因為欽天監並非一個簡單的天文觀測機構,或是曆法制定機構,而是秉承了傳達天命這一重要任務,雖然位卑卻十分超然。
從西晉開始,“私習天文”便被寫入了刑典之中,禁止民間傳播。到了唐宋更是登峰造極,雖然法典中有自首從輕論罪定罰的條款,卻將“私習天文”排斥在外。元朝因為地域遼闊,還加入了禁止私習回回曆的條款,不準私下學習伊斯蘭曆法。明典之中更是明文定詔:“(欽天監)人員永不許遷動,子孫只習學天文歷算,不許習他業;其不習學者發南海充軍。”
所有欽天監人員,都是朝廷重點關照的戰略資源,而楊永裕竟然被俘之後就投靠了闖賊,為闖賊提供“天命”武器,這無疑是罪不可恕的行為。如果連欽天監的官員都屈從於賊人,那豈不是說天命在闖賊一邊?
僅僅如此還可以說是見風使舵,辯稱自己與闖賊虛與委蛇,並非真心投靠。
然而當初承天府淪陷的時候,楊永裕非但投降,而且還進言:獻陵之中多有重寶,可發掘之以為軍用。
那可是獻陵啊!是興獻王的陵寢!
大明的帝統有兩個轉折。第一轉是在成祖,以奉天靖難之役取得了天下,斷了原太子朱標的帝統。第二次轉折是在武宗之後。因為武宗無子,所以張皇太后與內閣首輔楊廷和迎立了明憲宗的庶孫,明孝宗之侄,明武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