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2/4 頁)
離破碎地倒在地上。
轟轟轟!
虎蹲炮再次開火。挑逗著東虜兵緊繃的神經。
啪!
終於有人按耐不住,扣動了扳機。
啪啪啪!
一陣亂響,東虜鳥銃兵終於全都交出了子彈。
那滿洲馬甲氣得大罵,揮刀砍死最早射擊的那個漢軍旗兵,大聲喊道:“快填彈!快填!”
王家康已經隱約能夠聽到那滿洲人的嘶吼。他高高舉起佩刀,斜向四十五度一指:“疾步~走!”
鼓聲一改之前的厚重沉悶,以高音高頻激勵著戰士們向前衝去。
在明軍之中,一名訓練有素的燧發銃手能在一分鐘內開三、四槍,但是東虜這些奴隸出身的鳥銃手,一分鐘之內能夠完成一次填彈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了。而且他們根本沒有什麼操練可言,當初黃臺吉選擇鳥銃手的標準是:體弱不堪用弓箭者。
純粹就是廢物利用產生的隊伍。
在明清戰場上,這樣的鳥銃手只有一個作用:遠遠放銃,引誘明軍鳥銃手放銃,然後撤退,讓甲兵衝上去將那些正在填裝彈藥的明軍殺敗。這套戰術面對明軍竟然屢試不爽,真不知道是哪一方更白痴。
而且鳥銃的平均點火率只有百分之五十,會有一半左右的鳥銃會點火失敗。再加上這些東虜兵沒有用定量火藥,還有很多人害怕炸膛,所以故意減少了藥量。如果這樣都會被流彈打中,那也實在是倒黴到家了。
好在這次的隊伍裡沒有這種倒黴蛋。
而且堅實的明盔和胸甲,會讓這種倒黴的機率降得更低。
看著疾步快走的明軍,滿洲大兵終於喝令這些鳥銃手讓開通道,好讓後面的甲兵和巴牙喇衝鋒迎敵。
這些倒黴的鳥銃手幾乎是被自己人從背後衝亂了陣型,連忙退開一邊,看著手持大劍的精銳甲兵衝向這些長槍方陣。
王家康對方陣的理解與其他將領有些不同。
他堅持相信方陣就是人造地形。如同一個肉身聚合起來的山丘,用長槍逼迫進攻方的陣型潰散,好讓方陣之間的鴛鴦陣局、虎蹲炮、燧發槍陣將之擊潰。所以在沒有爭取到足夠的燧發槍之後,他只能將有數幾門虎蹲炮集中起來,仿照戚繼光在薊鎮時候的編制,建立了騎炮兵。
從目前的效果上看,這樣的配伍還是很有效的。
滿洲甲兵很快撞上了長槍兵陣。
“刺!”各排的旗隊長高聲喊著。
“虎!”戰士們高聲呼喝,刺出長槍。
這個簡單的動作他們每天都要訓練不下一千遍,有時候因為隊伍裡有人失誤,還要被罰加練。幾乎已經成了身體本能,根本沒有任何念頭就刺了出去。
那些巴牙喇揮動長刀,硬從槍林之中擠了進去,破開了一個小小的缺口。後面的明軍很快找到了目標,三四杆長槍再次刺出,破甲而入,將他捅倒在地,旋即又本能一般地拔出了長槍。
那個剛剛被開啟的缺口,很快就被後面的戰士補好,整個方陣就如銅牆鐵壁一般,無法讓人逾越。
祖澤潤親眼看到了巴牙喇的覆滅,心痛得如同被人擰了一把。作為清兵之中最為精銳者,每一個巴牙喇都是滿洲人共同的寶貝——雖然他只是漢軍旗人。他帶著自己的戈什哈穩住了陣線,喝令前面的人馬收縮回來。
“這種方陣就跟長了刺的烏龜一般,何必跟他硬碰!”祖澤潤劈頭蓋臉罵道:“讓馬甲兵換上輕箭,盯著這方陣前面的兩個角射!射死他們!”
滿洲人是山林裡的獵人,本身的騎射本領也只是跟明軍比起來才算不錯。隨著祖澤潤的一聲令下,這些馬兵拿著小騎弓,配著輕箭,從方陣前方的兩個角斜插過去,然後繞個圈又回到陣中。
如此一來,方陣就如同一個緩緩移動的靶子,對這些遊離在長槍範圍之外的騎兵根本沒有辦法。
“傳令,各方陣局靠攏。”王家康很快想出了對策,縮減方陣之間的間距,壓縮騎兵轉向空間。
然而這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很快又被東虜破解。騎兵從整個司的兩側發起了輪射攻擊,就連沒有馬的步甲兵,也拿著步兵弓站在遠處疾射。
方陣中倒下的人越來越多。(未完待續。。)
ps: 今早又地震了,求一點推薦票壓壓驚~~~另外,請求保留月票到月底給雙倍~~嘿嘿,這個月說不定能上分類月票前十哦~~
三三一 北風捲地白草折(十)
“千總,要不要調騎炮兵過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