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部分(第3/4 頁)
仔細辨認。確保沒有錯訛。
照這個訓練法,虺營的戰士就可以輕車熟路地摸進荷軍軍營,或是長官公署。
為了徹底保密,方家鴻只向蕭陌報告,其他所有人都只以為是特偵營在進行對臺灣生番的針對性訓練。
蕭陌並不擔心皇太子會洩密,恐怕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比這位殿下更知道保密的了。他只是希望能夠在發揮作用之後再解釋,否則一旦失敗,近衛一軍和自己的顏面必然大失。只是他不知道軍中有十人團這個影子,更不知道他抽調的精銳之中就混有十人團的人。
朱慈烺對於蕭陌的“斬首行動”早就瞭如指掌,連訓練進度都能實時掌握。他之所以沒有說穿,一者是為了給蕭陌安全感,二者也是很樂見蕭陌能夠成功,激勵軍中將校摸索更多打勝仗的法門。
在皇太子的位置上,大局始終比細節更為重要。
……
“鄭督,此番還要藉助鄭督人脈。”朱慈烺一從馬車上下來便對前來迎接的鄭芝龍高聲揚笑,生怕別人聽不到。
鄭芝龍早已經大開了中門,打掃淨地,迎接皇太子殿下進去,一邊道:“殿下有事吩咐即可,微臣敢不效命!”
“是這,”朱慈烺邊走邊道,“大明既然要與紅毛夷通商,我總覺得跟臺灣長官談有些耽誤時候。想他不過是個駐地總管,焉能做主?至於派來的那個專員,更是毛頭小子,沒有絲毫許可權。這樣談下去,就是談個三五年都談不下來。”
鄭芝龍連連應聲,暗道:你又不是真想談,做這姿態是何意思?
“所以我希望鄭督乘著北風已起,派遣可靠之人前往巴達維亞,與其總督將軍說明我朝通商之意。”朱慈烺揮手讓陸素瑤遞上一封書信:“其中有我朝要採購的貨物,需要僱傭的人員,已經出售貨物清單。可讓荷人於南風起時駕船而來交易,斷然不欺。”
“殿下欲開口通商?”
“先開中左所(金門)試試看吧。”朱慈烺道:“只有咱們自己經商,市舶司的收益哪裡來?若是讓荷蘭人,葡國人,乃至英國人都開船來,進出的商稅是一筆,海船的港務費用也不少呢。”
“殿下是否也傳告了澳門的弗朗機人?”鄭芝龍是海盜出身,這等緩兵之計還是能夠看透的。
朱慈烺一想也是,大明與荷蘭人打了兩仗,將人家從澎湖趕到了臺灣本島,現在說要通商也有些讓人起疑。不如將葡萄牙人也拉進來,更顯得大明通商的誠意。
“可以,早年間葡人對我朝也算友善,還派了炮兵助我守城,可以請他們來。”朱慈烺道:“採購貨物和出售貨物清單一樣給他們一份。至於西班牙人就算了,萬曆時候的老賬還沒與他們算。”
鄭芝龍聞言有些擔心,現在南洋洋麵上,真正強國只有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兩家。論說起來還是西班牙人實力更強些,若是皇太子殿下要跟他們清算萬曆時候老賬,這不是同時得罪兩國麼?
朱慈烺卻沒有這樣的擔心。
南洋對於大明而言,中轉港的作用遠大於原料產地,這就意味著沒有任何一個西方國家能夠單獨對大明實行禁運。而荷蘭原本就是從西班牙佔領下獨立出來的國家,與西班牙天然敵對。荷蘭挺進東南亞之後,沿途搶佔葡萄牙的海外領,還曾攻打過澳門,註定它與葡萄牙也不能和睦相處。
至於殘殺英國商務人員,一樣使得荷蘭與英國之間有血仇……如果不是現在英國的勢力止步於印度,朱慈烺不介意連英國人也扯進來,把水攪得更混。
崇禎二十年的冬天悄然降臨,福建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非但各州縣都在進行舊城改造,以期符合皇太子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積極推進幹、支道修建。因為皇太子殿下已經點頭,只要道路狀況能夠達到標準,就允許其所在州縣開設馬車廠,生產四輪馬車。
誰都知道四輪馬車代表了大明富裕階層的出行風向,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然而其使用的鋼材卻很難買到。這種特殊的鋼鐵韌性極好,能夠減輕馬車的顛簸,是最重要的材料。
這種材料控制遏制了民間資本投入造車行業。同時行政方面也禁止民間私造載人用四輪馬車,只能製造四輪貨運車。為此,每輛馬車在出廠時都會在車軸上刻印編號,並在車廂上懸掛醒目的車牌。
如果馬車出了縣境,還要在沿途經過的州縣警察局進行登記。
如此一來,私造的馬車不說質量如何,就是上路都面臨被抓的危險。
這樣的壟斷市場自然能夠帶來高額利潤,高額利潤帶來高額稅收,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