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部分(第2/4 頁)
朱慈烺說完自己也笑了。
現在是皇子多,而且身體健康。國本無虞。如果像自己伯父那樣,皇后元子受損。其他諸子又夭折,朝中少不得天天有人催著納妃,恨不得皇帝變成花叢中的小蜜蜂。然而如此一來卻是惡性迴圈,越是縱慾則精子質量越差,越是生不出健康的孩子,稍有變故又會夭折。
“如今沒有群臣盯著朕的後宮。全是皇后的功勞。”朱慈烺笑道。
“也是皇帝重情。”段氏說著,臉上一紅。
隆景帝簡直就是孝廟的翻版,至今只有一個女人,這讓不知內情的人多了許多想象空間,就連皇后的父母都以為自己女兒專寵不容人。偷偷來勸過幾次。那段時間段皇后也頗為苦惱,自己明明不是妒婦,為何世上會有這等誹謗之言?
隨著兒子一天天長大,皇后也發現做個“妒婦”也是有好處的,每日裡看看父慈子孝,能夠和和美美,不用擔心背後中傷,豈非人倫之福?而且嫁入皇宮數年以來,對皇帝的依賴卻像是愈發增進了,偶爾皇帝加班晚了,自己就會忍不住盼著丈夫回來。
“皇父皇母要回來了。”朱慈烺又道:“說是要來接老五。”
“江南一行走了這麼許久,也該回來了休息一番了。”皇后摸著肚子,覺得自己還是很受婆婆看顧的。她又想到了自己的長子,嘆道:“秋官這些日子寫來的書信,看得妾實在焦慮。”
“怎麼?不是沒什麼事麼?”朱慈烺也看了那些信,並沒有發現有什麼意外,只以為是妻子有孕在身太過敏感。
“秋官的字啊,許久沒有長進了,指不定荒廢了多少功課。”母親看兒子那是三百六十度絕無死角,就連朱慈烺這麼重視細節的人都忽略了從書法角度來分析兒子的境況。
“書法到了瓶頸,光靠苦練無法長進,得有天機。”朱慈烺自己說著都笑了。不過這卻是他此生的領悟,光靠苦練只能寫出好看的字,但要成為傅山那樣的書法大師,則要人生閱歷的積累,在一個突如其來的通透處走出一片全新的天地。
再說,朱慈烺當初要朱和圭跟著爺爺奶奶出去玩,就是想讓他荒廢些功課,恢復孩童的天性,不要被故有成見所束縛。
“你還笑!”段氏佯嗔道:“二哥兒一直不在學業上上心,你也不說他。成日裡就是玩、玩、玩!帶著下面兩個小的也是瘋來瘋去。”
其實老二朱和圻更合朱慈烺的心意,已經能夠看出這孩子更灑脫更大氣。
雖然實際做事上可能有所欠缺,但在大方向的把握上,恐怕更能適合自己百年之後“後隆景時代”的需要。然而皇太子沒有任何過錯,要廢長立幼無疑會導致朝局混亂,說不定這些年來的改革成果都會付諸東流,決不能造次。
“兩個小的才三五歲,現在瘋一瘋以後長得壯。”朱慈烺笑道。
段氏嘆了口氣,道:“當孃的哪一時能不操心?從生了兒子開始就沒一天省心的。恐怕得操心到老。”
“時代不同了,等這些小崽子們到了十八歲就一個個都趕出去,咱們誰都不要操心。我不信他們會餓死。”朱慈烺道。
“這倒是……兒子長大了都得走,哪能長留父母身邊呢?”段氏雖然這麼說著,卻有些蕭索,雙目流轉望向夫君道:“皇爺。要不看誰有出息,也效永王的舊例,封個邊夷的總督?”
國內的總督肯定是輪不到皇親國戚的,實際上現在就算是文官也很少有總督。因為總督的權力太大,幾乎是軍民一手抓,這讓皇帝、內閣、部院都沒有安全感,所以只要是安定了省份,都已經不再設總督,甚至連巡撫都越來越少。
以後大明地方上。三司註定是越來越重要,保證了權力的均衡制約。同時諸如都察院、市舶司、國稅等領域,皆由中央垂直管理,也大大加強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度,保證了國家動員能力。
新開拓出來的省份實在太遠,要麼就是民族淵源過於複雜,在沒有電話電報的時代,中央朝廷就算想管都管不了。如今蒙古四都司、烏斯藏、朵甘都司。朝廷派遣的民政官只是個擺設,只負責“免稅免役”——收是肯定收不上來多少東西的。能夠“免”也算是直接管理。
“邊夷總督也不是那麼好做的。”朱慈烺道:“到時候看吧,其實朕也在考慮這個封授的問題。實在不行,從這幫小的開始,皇室宗親開始虛封,就不要之國了。”
明朝的親王最初都是實封,在自己的封地頗有軍政之權。否則成祖也沒機會起兵。
後來文官集團崛起,加上靖難之役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