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摸魚。
小河不過一丈來寬,水也不深,一般剛沒小腿,深的地方卻有五六尺,那是村裡人挖了來蓄水洗衣服的。
於是,小河邊便經常可以看到安然提著小竹簍,安齊卷著褲管在小河裡摸魚。魚不常摸到,螃蟹倒是時不時能找到一兩個,雖然遠遠比不得安然前世吃的大閘蟹,卻也聊勝於無了。
其實最香還要算在竹林裡抓的竹心蟲,嘴像鑽頭一樣又長又硬,能鑽穿竹筍的外殼吃裡面的嫩筍,腳上有倒鉤,能牢牢地抓在竹筍上。雖然有翅膀,但似乎運動神經不靈敏,都被人抓住了才開始做準備,哪裡還能逃得掉?
安齊小心地將這蟲子腳上長倒鉤的那一截掰掉,用細細的竹籤兒插在最大的那對足上,而後只需拿著竹籤兒,就不怕這蟲子跑了。安齊這才遞給安然拿著。這個時候,人放開了蟲子只拿著竹籤兒,蟲子以為自己逃跑的機會到了,便使勁地飛啊飛啊,扇起風就像一把小風扇似的,有趣又好玩。安然喜歡得不行,天然風扇,還不用電的,呵呵。
等玩膩了,就回家放到灶裡的熱灰裡燒了吃,香得很。然後第二天中午再出去捉。安然還吃過蝗蟲呢,不過她私以為蝗蟲雖然跟這竹心蟲都是昆蟲,味道卻不如這竹心蟲好吃。可惜的是村裡的孩子都喜歡去竹林裡捉這中竹心蟲吃,安齊和安然兄妹倆一要速度快,二要眼睛巧,三要動作迅速,這才能搶到,不然說不定就被別的孩子搶了先。
唉,別說吃蟲子噁心,沒有肉吃的孩子,也只能吃蟲子解饞了。
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去,眼看就要秋收了。趙世華這些天每天都要去田裡看看。
安然猶豫了許久,終於在一次隨爹爹去田裡看稻穀時開口道:“爹爹,地裡的韭菜割了一茬過些天又長出來了。您說這稻穀要是割了能不能再長出來?”
趙世華一怔,正要反駁她稻穀可不是韭菜,卻忽然想到,自己女兒可不是個隨便開口胡說八道的人。而且,沒有試過誰又能下結論?他想起以前秋收以後,有時候因為忙耽擱了犁田,那稻樁上不就發了新芽出來嗎?只是不知道會不會再抽稻穗,需要多長的時間。而且,他似乎總覺得自己在什麼書上見過類似的記述。
想到這裡,趙世華便回家取了鐮刀來,割了八株稻穗,並留下高矮不同的八種稻樁以便觀察。
安然見了,心中暗自感嘆,爹爹真的是個聰明又注重實踐的人啊。以後要是當了官,一定能當個好官!
☆、第二十三章 想買安然當丫頭
回家以後,顧宛娘看到趙世華割了尚未成熟的稻穗,很是奇怪。趙世華便笑道:“我看那韭菜割了一茬很快又長出一茬來,我試試看這稻子能不能再長出一茬來。”
顧宛娘張口結舌,但隨即便笑了。她也不是第一天才認識趙世華,他不就是這樣的人嗎?想到什麼就要動手試試才甘心。
而後,趙世華便去書架上找書看。他依稀記得小時候似乎在哪本書上好像見過水稻再生的描述。可惜,他找了幾天,連大哥家的書櫃都找了,還是沒有找到。趙世華記得祖父過世以後,孃親好像賣過幾次書的,估計是被當成無用的雜書賣掉了吧!等農閒的時候,再去縣裡的書鋪看看,現在有餘錢了,也可以買幾本新書了。
不過幾天,田裡的稻子就變得金燦燦沉甸甸了。趙家父子幾個本來說好以後農忙還是相互幫襯著幹活的,但現在趙世華考了秀才,趙茂生便不讓他下地收割了,說這活兒太累,不能讓他損了身體。
對此王氏很有意見,憑啥老二不給他們家幹活,卻讓他們去給他白乾活啊?可是老大眼睛一瞪,她便住聲了。她發現現在丈夫的脾氣越來越不好了,以前不過吼她幾聲,她還可以當沒聽到,現在卻是動不動就要動手的,這拳頭落到了身上,不長記性不行啊。
商量之後,決定還是先將二老地裡的稻子收了,然後收老大家裡的。
趙世華心裡覺得過意不去,想著自己家地本來就少,便和顧宛娘商量了一下,自己夫妻兩個下田將地裡的稻子割回來。安齊見了,說自己是個大孩子了,也要跟著去幫忙,趙世華想了想,便準了。他認為,女兒是需要嬌養著的,男孩子嘛,還是要吃得苦才能成才。
趙世華檢查了幾天前自己割掉的幾株稻穗,選了出芽最好的給顧宛娘和趙安齊看,三個人便大致按著這個高度收割,與平日裡齊地收割大不相同。
鄰居看到了,只當這夫妻兩個偷懶取巧,割得高一些,一來可以少彎腰,二來挑回去也可以省力。
趙茂生父子三個很快就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