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2/4 頁)
從什麼書上看到的,卻將楊氏和顧庭芳感動得不行。
楊氏嘆道:“芳姐兒,你是個有福的。齊哥兒是個踏實穩重的,難得還肯這樣為你著想,你以後可要好好孝順你姑母。”
顧庭芳紅著臉點點頭,心中很是歡喜。
十一月初,家信送到永昌府,賀明朗不禁對著祖母的信暗自感嘆。
老家母親和祖母對這門親事是越來越滿意了,兩位老人家都很喜歡這位解元公,還要求吳氏帶著孩子回老家成親,說她們想看看這位孫媳婦和重孫媳婦。
賀明朗將信遞給吳氏道:“早就說你見識短你還不信。看看,十七歲的解元公!你兒子聰明,他怎麼落榜了?”
吳氏撇撇嘴:“硯哥兒這次只是沒發揮好罷了。再說,我們家謙兒也是舉人!”
“沒本事就是沒本事!什麼沒發揮好?我早說了,只會那些詩詞有什麼用?好高騖遠,不切實際!朝廷科考選的是治國之才,靠那些詩詞歌賦風花雪月的能治國嗎?”賀明朗逮著機會就是一通罵,讓吳氏再也不敢給兒子找藉口。
本來賀明朗是不贊同賀之硯參加這一科鄉試的,他知道自己兒子什麼水平,明知道他考不上,又何必去丟人?可吳氏不信,那好高騖遠自以為是的小子也不信,如今怎麼樣?
就是長子賀之謙,賀明朗也是考察了他的功課,估摸著他能中了才讓他下場的。如此一試而中,傳出去多好聽?但明年的會試他也不讓兒子去,他估摸著這孩子還需好好打磨一下才成。與其勉勉強強考到二甲外,不如多多積累,一鳴驚人,不說頭榜,只是也要考個二甲才行。
想到長子,賀明朗才算是有了些安慰。這個長子雖然不如次子這樣機靈,卻穩重踏實,像他,以後必定能成才。
“時間緊迫,你趕緊收拾東西,準備回老家吧!讓老大一家也跟你們一起回去,他媳婦兒進門一年了,還沒回去拜過宗祠,正好這次回去一起拜了!”
吳氏其實更喜歡在任上的生活。頭上沒有婆婆太婆婆管著,一切事情都自己當家作主。回去了,婆婆太婆婆經常生病,她這個兒媳孫媳就得侍疾,哪次不累得半死?
還有,自己回了老家,老爺誰來伺候?她可不以為自己不在,老爺會忍著不納妾。想來想去沒辦法,她只好將自己身邊的丫頭給賀明朗收了房,在自己不在的時候代為照顧丈夫。她本想將那丫頭抬了做妾的,可賀明朗不同意,而且還交代了,不許那丫頭生孩子。吳氏很感動,認為這是丈夫對自己的尊重和愛護。她想起自己當初懷孕的時候也給他安排了通房的,可賀明朗都不讓她們懷孕,後來也打發出去了。
臘月廿八,吳氏帶著兩個兒子、兒媳獨孤氏和剛剛滿月的孫子,帶著一群丫頭婆子下人,終於趕在除夕前回到了江陽賀家老宅。
臘月廿五,京城。
楊彥迎著在風雪中回到了京城。離開京城已經整整八年了,今年又打了一場大勝仗,他是回來為自己人請功的。在軍中拼搏了八年,在朝中秘密佈置了八年,如今他手中也有了一定的勢力,打算回京正式揚起戰旗了。
五年前他第一次在戰場上立功以後,就封了平王。三皇子府也改成了平王府。不過,這還是他第一次回來。
梳洗之後,他第一件事就是詢問管家:“我臨走之前跟你說過的那個趙世華,來過沒有?怎麼後來就沒他的訊息了?”
管家一愣,想了一陣兒才想起來道:“原來王爺說的是那位趙舉人啊!王爺您不知道嗎?那位趙舉人五年前就死了。據說是在趕考途中被山賊殺死的。不過很多跡象表明,是盧家動的手。皇上惱恨之下裁撤了盧家好多人,二殿下因此實力大增。”
“死了?都死了五年了?”楊彥大驚。好不容易穿越一次,怎麼可能就死了呢?還死得這樣憋屈……
“準備一下,年後我親自去一趟趙家。”也不知道那個趙世華是魂穿還是身穿,有沒有留下什麼有用的東西。楊彥想著,不管那趙世華以前是什麼職業的,應該都有一些自己不熟悉的專業知識吧?對他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
第七十章 允婚的三個條件
兩位老人家已經等了好多天了,天天都盼著孫子重孫子回來。見了面,看到賀之謙賀之硯兄弟都已經長得高高大大相貌堂堂玉樹臨風,心裡先就歡喜了。
賀之謙兩兄弟也是自幼就在祖母曾祖母身邊長大的,知道兩位老人家喜歡什麼,沒幾句話就能哄得老人家高興起來。
雖然是回來辦喜事的,這樁婚事已經不可避免,但吳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