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2/4 頁)
一番相互吹捧勉勵,夫妻和睦妻妾和順的樣子結束後,皇帝掃了一眼大殿裡面的人,看到易敏之也在,先是點了點頭,然後對皇后說道:
“今日怎麼這麼熱鬧?”
不等皇后回答。荀貴妃便已笑道:
“娘娘要收易姑娘為義妹,易姑娘過來謝恩,秀女們入宮甚久心中記掛著娘娘,自然也要過來給皇后娘娘請安。”
“善。”皇帝點了點頭,這麼一個字也不知道是誇的收易敏之為義妹還是秀女們過來請安,他看了看那些秀女們,又道:“聽聞太子時常招你們去用膳,是哪幾個?”
太子往秀女那邊看了一眼。道:
“琳姐兒,嫻姐兒,文姐兒,還有石氏,曲氏,朱氏。何氏,白氏,楊氏,王氏。霍氏,黃氏。唐氏,韓氏。”
太子說一個。秀女們就出來一個,或許是跟琳姐兒幾個相熟,是以都是直接叫的名字。
皇帝看著出來的幾人,笑道:
“靜肅王家,靜忠王家還有陸翰林家的?”
文姐兒笑盈盈的就想上前作答,琳姐兒搶先道:
“回聖上的話,正是臣女。”
皇帝滿意的點點頭,剩下幾個不甘寂寞,韓氏上前道:
“奴婢是光祿大夫韓英的女兒。”
黃氏不甘示弱的道:
“奴婢是武德將軍黃剛的女兒。”
皇帝只眯了眼瞅了瞅他們,沒有問話,琳姐兒幾個在一旁竊笑不已,不過是個虛職就上前來說話,難道沒人教過她們,在皇帝皇后乃至比她們地位高的人面前,沒有人問話她們是不能先開口的嗎?
荀貴妃看著那幾個秀女,促狹的笑道:
“皇后娘娘,這秀女可是您著人訓練的,難道就沒有教導她們禮儀嗎?”
皇后的臉色有些不大好看,本想發作易敏之,可是剛剛認了她當義妹,出了事兒就把人推出去,會讓她人怎麼看她?皇后勉強笑笑,皇帝倒是替皇后開脫了:
“皇后掌理後宮,每日忙碌,一時看顧不到也是有的。回頭跟嬤嬤說讓她好好教導也就是了。”
“謝聖上不罪之恩。”
皇后笑盈盈的起身施禮拜下,挑釁的飛了荀貴妃一眼。
荀貴妃攥緊了手,看了一眼太子,忽然笑道:“前些時日風聞娘娘要將身邊的倩兒姑娘賜給端王爺為王妃,可惜倩兒姑娘去的早,沒這個福分。”她意有所指的看了易敏之一眼,又道:“聖上,這端王爺對易姑娘有意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如今皇后娘娘收了易姑娘為義妹,這罪奴的身份是不好再揹著了。不若趁機替易姑娘消了奴籍,好讓端王爺早日達成心願抱得美人歸?”
幾句話便將皇后意圖拉攏端王爺的目的道出,後。宮不得干政,皇子不得私下結交臣子,二皇子又想辦法要為易大人翻案,這種種聯想起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雖然太子是皇后的骨血,雖然太子是繼承大統之人,可是皇帝還是不喜歡看到太子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拉攏群臣。
太子心中惶恐,急忙起身疾步到皇帝面前跪了下去:
“父皇,母后只是與易姑娘投緣,絕無他意!”
“哦?”
皇帝覷了皇后一眼。
易敏之心思電轉,當皇后的義妹自然可以逃得一時,可是若是皇后下定決心殺她,她不可能逃得過,到底要如何呢?她這邊正在想著應對之策,那邊皇帝出口的話語卻令她膽戰心驚。
“那麼今日老七跟朕求娶易敏之之事當做何解?”
皇帝的聲音莫測難辨。
當做何解?
前腳皇后收了義妹,後腳聶祁宏就娶了人家義妹,多明顯的拉攏人心的手段。皇帝此言一出,易敏之驚訝過後反而鬆了一口氣,這樣明顯的企圖,皇帝不會答應的。
荀貴妃笑道:
“那麼聖上就指婚嘛。端王爺也不是外人,這易姑娘也是頗為能幹,幾個孩子也與易姑娘相當投緣。”
說到這裡,荀貴妃頓了一下,補充道:
“只怕也只有易姑娘可以鎮的住那幾個孩子了。”
說起端王府的幾個孩子,皇帝一陣頭疼,這段時間有不少臣子私下裡跟他抱怨聶家老四誆騙了他們兒子不少銀錢,連后妃也過來抱怨說幾個小皇子最近心野的很,都管束不住了。
“易敏之還是罪奴。”
說這話的是皇帝,此言也等於對皇后要收易敏之當義妹的事情不同意。如今只是磕了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