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裡面寫到明朝那些太監在後宮的一些那啥那啥的……
第二十八章 (倒V)
黛玉的馬車並未到家;而是出了皇宮門剛拐了個彎兒;就被截到了林霽風府上,難得的,不僅林霽風未去鴻臚寺,林如海和林睿都在這裡。
黛玉隱晦地暗示了宮中之事;又小心翼翼地提了賈雨村;林睿看著林如海,不禁皺眉:“這賈雨村原先是個知府,後來因為收受賄賂丟了官。這樣的人,你竟然請他做西席?”
林如海欲言又止:“他……其實;他被奪官;並非是因為受賄。”
“那是因為什麼?”林霽風一邊給黛玉拿點心,一邊好奇地轉頭問道。
“他……”想起前因後果,林如海又有些踟躕,搖頭苦笑道,“或許,我也被他矇蔽了。他是敏兒的遠親,失了官職之後,就來投奔我。他告訴我,他是被甄家陷害的。”
“甄家?”黛玉怔怔地拿著手裡的糕點,緊緊抓住了這個關鍵詞。
林睿倒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不禁也有些感興趣:“甄家為何要陷害於他?”
“因為一個女娃兒。”林如海陷入沉思,“甄家有一位遠親叫甄士隱,他的女兒叫做甄英蓮,在兩三歲時被拐賣了,後來甄士隱家失了火,家財全部燒光,甄士隱大概是想不開,便出家做了道士,甄夫人則回了孃家,據說,甄夫人的父親一直逼著女兒改嫁。”
林霽風想了想甄家這些年的發跡,忽然有些明白了:“甄家是大族,甄老爺子是族長也是宗支的家主,按照律法,如果甄英蓮回來了,甄家確實有義務撫養她——難不成,後來那個甄英蓮又牽連出了其他故事?”
“沒錯。”林如海嘆氣道,“賈雨村在落魄時曾受過甄士隱的大恩,後來做了官,也沒忘尋甄家丟了的那個小丫頭。有一次,好不容易,他得到了甄小姑娘的訊息,可是他是個文官,不方便擅自離任,所以,他就送信給甄家當時坐著守備位的二老爺,請他去救人,可是沒成想,甄家不僅沒有去救孩子,反而立即以受賄為名參倒了他。”
“甄家?守備?”林睿的目光不禁深邃了起來,“甄家是書香門第,只出過一個守備,就是甄太傅甄清的弟弟甄海,他曾是廣西邊境的五品守備。”
“沒錯。”林如海苦笑。
黛玉聽著父親和叔叔一來一往,只覺得莫名其妙,林霽風趕緊給她解釋:“如果是廣西邊境,還是那比較動盪的幾年,只怕甄家小丫頭是被拐到了異族的奴隸市場。”
“奴隸市場?”黛玉不禁用帕子捂嘴,她很難想象,昇平盛世下還有如此黑暗的買賣。
“這些人口買賣我也見過,三個字,沒人性。很多年紀很小的男孩女孩被當牲口一樣拴著,再狠一點的還會給他們烙上印記,一輩子都褪不掉。”林霽風也只能苦笑,“可是做這種買賣的一般都是那些野蠻未開化的外族,只在交界的‘三不管’地帶活動,再加上買賣奴隸本就是他們族中的傳統,他們也確實很少買賣漢人。所以,戍邊的官兒對這種事一向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林如海嘆著氣接下去:“不說戍邊守備貿然離境會不會引起異族的反抗,甄家若是出了一個從奴隸市場上買回來的女兒,他們一家女孩子的名節都會受損;再加上那時甄家剛剛得到重用,盛名之下難免有些草木皆兵,他們害怕賈雨村以此來往威脅,乾脆先下手為強。”
黛玉睜著眼兒心驚膽戰地聽著這一切,兩輩子頭一次知道,在從來和和氣氣的雨村先生背後,還有這麼一段驚險又可怕的故事。
“若真是如此,倒也說得通。”林霽風忽然拎起扇子柄兒,在手上搖啊搖,俊眉微挑,似笑非笑,“可是他被告的可是受賄,受賄是做不得假的吧?”
“不僅是貪汙受賄,還有搜刮民脂民膏。”林睿淡淡補上。
林霽風總結:“這些罪名都不像是能簡單羅織的——如果他真的有情有義到多年不忘搜尋舊日恩人的女兒,應該不會混賬到這般傷天害理的程度吧?還有啊,既然明知甄夫人日子困苦,就算別的都不能做,以報恩為名接濟一些財物還是可以的吧?”
林如海垂下眼睛:“我也懷疑過。所以,前幾年他求我聯絡兩位舅爺,想恢復官職,我沒有答應。他後來又央了幾次,見我總是不允,便自己辭去了。現在,也不知道他在什麼地方。”
黛玉雖然還不是很明白,但是聽父親親口說並未舉薦賈雨村,總算鬆了一口氣。玉手微微撫著胸口,似乎在努力平復著呼吸。
“玉兒,你這幾日別去皇宮。”林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