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這兩人又都是外臣;如何能打聽到宮中的詳細訊息?他們倒是找過林如海,可是林如海避去了林霽風家裡。
好不容易託了好些人,賈家才打聽出,關於自家大小姐那些作踐人的流言是御膳房放出來的;而御膳房由甄家的甄昭容管理。光是這些當然不夠;可是賈家人記得真真的,一個多月前封妃的時候,賈家和甄家也有來往,因為號稱京城第一才女的甄矜然封位在元春之下,甄家人當時就沒給什麼好臉色,兩府持續了幾十年的友誼從那時便有了微小的縫隙。
最後,便是賈雨村了。林如海拒絕推薦賈雨村復職之後,賈雨村輾轉自行進京,作為一個打秋風的窮親戚,倒也得到了賈家的接濟。賈雨村是進士出身,天子門生,論科舉成績還在賈政之上,這倒得了賈家這位迂腐的二老爺的眼。這次,宮中傳出如此醜事,賈雨村從悶悶不樂的賈政處得了訊息,一聽甄家,頓時恨從心起,巧舌如簧好一頓搬弄是非,愣是激起了賈政的書生意氣,賈政又去求了賈母,最後一家老小一合計,決定乾脆鬧進宮去,既然甄家不仁,那就別怪他們不義了!
——至於面子?元春堂堂一個國公府養出的官家小姐都被傳跟太監有染了,還能想象出更丟臉的情況嗎?
周貴妃看著跪在階下不斷抹淚的老太太,只覺頭疼不已,尤其是她那一身正一品的誥命禮服,更讓周貴妃覺得刺眼非常。
四夫人本該是正一品,可是前朝一個皇帝愛江山不愛美人,在百官群諫“皇后尚在,不可追封貴妃為後”之下,硬是為自己心愛的貴妃折騰出一個皇貴妃的名位來。皇貴妃在一品之上,幾乎與皇后比肩,本朝帝王覺得此封號會亂了嫡庶倫常,又不想捨棄,便將皇貴妃定於一品,將四夫人九嬪都順著往下降了一等。
也就是說,站著的正二品周貴妃比起地下這位老淚縱橫的貴婦史太夫人,還低了一個品級。
“太夫人請起。”周貴妃皺著眉,示意身邊的宮女強行將賈母攙起來,扶坐到一邊的座位之上,按著太陽穴,“太夫人,您說的是前朝之事,本宮不便插手。但是,賢妃的名節關乎重大,本宮定會細查此事,給賢妃一個公道。”
“娘娘……”賈母滿眼的淚完全止不住,幾乎又要跪下,“貴妃娘娘,恕老身無狀……您不知道,賢妃娘娘自小便是養在老身膝下,從來都是乖巧孝順……想不到入宮之後,竟會遭此大劫,求娘娘一定要為賢妃娘娘做主啊!”
皇宮之中,在一個女人面前誇獎另一個女人,除了引起仇恨之外,絕無其他效果。周貴妃本就心煩,聽到這番“掏心窩子”的剖白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呵,自小養在你這個一品高誥命膝下的寶貝女兒卻被送進宮做宮女?你們賈家的姑娘還真是“金貴”!
周貴妃冷豔的眉眼更加凌厲,語氣也越發得不客氣起來:“太夫人,清者自清,只要賢妃妹妹問心無愧,誰都不能誣陷了她。本宮雖然能理解太夫人愛護孫女的一片心意,但是請太夫人不要忘了,賢妃妹妹已經是皇上的嬪妃,德行是否有虧,都只能由皇上來判定;至於您進宮來告之事,更是前朝之事,恕本宮愛莫能助——來人,送太夫人回去吧。”
不理會似乎還有話說的賈母,周貴妃毫不客氣地下了逐客令,而後,靜靜坐在鳳榻上,脫下了雙手金玉碧翠的指套,雙手收入袖中,偎著靠墊,閉目養神。
身邊的小宮女連忙過來,輕輕悄悄地給周貴妃捶腿。
過了好一會兒,周貴妃才微抬雙目,眼睛疲憊不堪:“甄昭容那兒還是沒動靜?”
宮女小聲答道:“出了這事之後,昭容娘娘便足不出戶,但也沒有要求招家中命婦進宮。”
“她倒是坐得住,以不變應萬變麼?”周貴妃冷笑一聲,隨即緊緊皺眉,“可是,本宮這邊卻不能坐以待斃。那些個死了的太監……其他的都不怕,就是內宮司那個——他有個相好的在外面。此人一找到,賢妃就乾淨了,可是,本宮就危殆了……”
說來好笑,宮女太監之間的“對食”或“菜戶”之情,竟然比尋常人家的感情要忠貞很多,大多是“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宛若交頸天鵝一般,相互依託而活。就算一方死去,另一方也會以“未亡人”的身份為亡者守節。
那個內宮司的首領太監的“菜戶”是個普通的小宮女,好像是叫素心,一年多前犯了大錯,險些被李淑妃打死。太監求到了她這兒,她便施了個恩情救下了素心,又放了她出宮,那太監從此便一心一意為她賣命。
皇太貴妃為了拖下林家,不顧一切逼她,周貴妃無奈,才祭出了這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