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2/4 頁)
“西域之西還有更加遼闊的土地,那裡也有人存在,我們就趁著現在把各類東西販賣到那些更加遙遠的地方去。我要從那些國家賺回大量的金銀,同時也讓李有利可圖,好讓他安心地替我們看護西涼。”
“可是外夷蠻族,我們到更加遙遠的地方去,應該會有很大的難度。”
何越笑道:“不錯,這確實是有一些難度,但是認識更加遙遠的地方,總要有人做第一個吧,我們現在還沒有能力大舉向更加遙遠的地方去,那麼就先跟西域諸國先往來,不知道路不要緊,在洛陽長安不是還有一些番僧嗎?他既然是從遠方來的,那就問他們。呵呵,我們不僅要給那些化外之民送去陶瓷茶葉,中華衣冠,還有,嘿嘿那我們的聖人孔子也送到國外去。孃的,看看誰家的傳教士更有威力。老子老早就想這麼做了。”
錢牧聽著何越突然爆出粗話,心裡完全不知道何越為何會變得這麼興奮,還有傳教士是什麼,另外那些
…
接著何越向錢牧問道:“既然要做生意,我們也不好對李太過於防範,張掖等郡只要留下少許士兵就可以,大軍就駐留在姑臧城,你覺得怎麼樣?”
“這樣也可以,只是李的西涼……”
何越知道錢牧的想法,李的西涼雖然現在不會成為什麼禍害,但是如果他們慢慢地展起來,一旦出現一個明主,那麼在未來很可能有人會藉助西域諸國的胡人殺入中原。
何越想了一下道:“目前還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兒孫自有兒孫福,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所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是未來的事情,以後再說。”
錢牧點點頭,沒有再說。
何越將錢牧這些原本駐守的人馬分批次調回長安,幾十萬牛羊馬除了必須用到的戰馬和耕牛之外,另外的都被分在了姑臧等郡,來替換的步兵從長安出6續抵達,一批批人回到長安,一批批人又來到涼州,同時來的還有一些匠作。
等到白允到達姑臧之後,餘平跟李的談判也完成了,李同意何越在玉門陽關派駐五千人,得到的好處是何越同意將東面的各類產物運到涼州來。
何越返回長安時經過抱罕,給席增派了一萬五千騎兵,剩下的人都帶回長安。
回到長安之後,何越更加宏偉的計劃開始實施,政務院、商業部、教育部、匠作府的一些重要官員來到長安聽何越敘述他的遠征計劃。先落在教育部頭上的是要收集一些孔孟經典,重新編撰印製,還有要培訓一批儒士。
其次是商業部要制定針對西域諸國的商業政策,政務院要組織武裝商隊。
在何越將自己要做的事情講述出來之後,一些敏銳的官員知道,何越的遠征計劃將帶來難以想象的財富。當然這些計劃何越嚴禁官員們外洩,前往更加遙遠的地方,向化外之民傳播中華經典,這些肯定會帶來如浪潮一樣的批評。何越要採取先利益再文化的政策,等出去的人賺到大批的財富之後,那麼阻力就會變得更小一些。
工廠向西遷移,隨著工廠的移動,一部分人也跟著前往西部。原本不被人重視的西部地區成為新的賺錢所在,沒有在湘州和南秦賺到錢的人開始向西部蜂擁而去,何越移民關中的計劃在西部的工廠出現之後不用向以前那樣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就解決了,渭水成為西部貨物進入關中的重要渠道。
當何越在對西部經過謀劃的時候,拓跋燾已經平息了數個月來紛紛擾擾的遷都風波,最後因為鮮卑掌權貴族的反對,遷都城的計劃被拓跋否決,而魏國之內的勢力爭鬥卻剛剛開始。
由於何越對魏國的作戰接連取得勝利,鮮卑拓拔人對於漢人完全改觀,魏國內的漢人大族力量也趁機壯大起來,雖然遷都沒有實現,但是跟鮮卑貴族爭奪權力卻沒有停止。
西面的威脅大致上已經解除,從荊湘來的軍隊盡數被何越安排在東面,其中以統萬城、盛樂城、由堡城新築的平朔城、平陽城和河東城軍隊大量地增加。幾個城內有近二十萬的軍隊,讓拓跋燾睡不安寢。
建康城內,劉義隆進行了重大的人事安排。以檀道濟為車騎大將軍,青州刺史,統兵駐廣固。以江夏王劉義恭為平北大將軍袞州牧,鎮守彭城。以到彥之為豫州刺史,進徵北大將軍,鎮洛陽。
劉宋內一半以上的人馬集中在這三個人的手裡,手下大臣江夷對此極為不放心,私下裡對劉義隆道:“陛下,如今國內空虛,藩鎮兵多將廣,若是有人叛亂,極為危險。”
劉義隆搖頭道:“連年出兵征戰,耗費龐大,這些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