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2/4 頁)
崔浩說著悠悠地道:“何越的高明之處就在這裡,他為給你鋪一條路,讓你不得不走。如果我們不出兵對付劉義隆,不出三年,劉義隆必然會被江東的貴族們所裹挾北上擴張來解決內部的利益矛盾。那時候要是何越再配合,我們將兩面受敵,必敗無疑。”
拓跋燾想了一會向崔浩問道:“我們有沒有辦法讓何越跟劉義隆火拼?”
崔浩搖頭道:“若是何越不讓出洛陽城,不用我們挑撥,劉義隆也會出兵豫州,一旦大戰,雙方將成世仇,可是現在何越出讓洛陽,他們之間再無挑撥的地方,劉義隆在何越的宣傳攻勢下不可能,也沒有能力再西進,所以他們之間會維持一段時間,直到勢力消長破壞這樣的平衡。”
拓跋燾沉聲問道:“這麼說來,我們已經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只能南下拖住劉義隆?”
“正是如此。南下軍馬不需要很多,但是必須要有戰退的能力,另外青州方面尤其注意,若是能夠攻取青州,劉義隆在中原將立足不穩,只能推倒淮水,那麼他對取回湘州就更加迫切,萬一劉義隆從青州北上,一旦逼近冀州,我們會變得更加為難。因此青州方面要加倍在意。”
拓跋燾道:上佈置人手嚴防兩翼,中路以精銳駐城,能進能退。”
很快拓跋燾以陽平公杜為徵南大將軍,領精銳鐵騎三萬鎮守城,都督相三州軍事。以拓拔大毗為平西大將軍鎮守幷州,以司馬楚之為安南大將軍鎮守樂陵。
就在拓跋燾忙於調兵遣將的時候,建康城變得熱鬧非凡,何越派人進入京師之後就跟劉義隆大臣接觸,將何越要歸還洛陽城的訊息傳遞給劉義隆。
不過劉義隆還沒得到這訊息之前,建康城內計程車民早已知道得清清楚楚。
建康城皇宮太極殿內,年輕的劉義隆坐在龍椅上,大臣們站在殿中,有文官武將。
司徒劉義康前趨躬身道:“陛下,秦王何越今日遣人來臣府上,說何越有意歸還洛陽城,欲與我大宋交好,請陛下定奪。”
劉義隆道:“此事在建康城內已經傳得沸沸揚揚,朕也略有所聞,皇弟以為這次何越是否真有歸還洛陽的誠意?”
“應該是真有歸還洛陽的想法,何越遣人來說,鑑於洛陽對我大宋的重要性,所以決定歸還洛陽,但是因為何越在洛陽駐留多年,保我大宋邊境不易,所以希望陛下能夠給予一定的好處。而且他們還派來了專門的談判人員,據臣看來何越確有誠意歸還洛陽。”
劉義隆點頭道:然如此,此事容後再議,對於何越派來的人好生款待。”
義康知道劉義隆必須要花時間研究何越是否真有歸還洛陽的誠意,還有何越提出的條件他們是否能夠接受。另外何越歸還洛陽打的又是怎麼樣的主意,這些全部是要權衡利弊之後才能做出決定。
朝會結束之後,劉義隆讓劉義康,王敬弘和江夷到偏殿。
劉義康三人進入偏殿之後,等了一會劉義隆更衣之後出來,“坐吧。”
三人謝坐之後就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劉義隆向劉義康問道:“何越為什麼要歸還洛陽?他有什麼條件?”
劉義康回答:“據臣的分析,何越是想從洛陽退出五萬守軍,同時還想跟我們一同北上攻打拓拔魏。雖然現在何越的實力比拓拔魏還要強一些,但是依然在伯仲之間,若是主動進攻未必能夠討得了好處,所以聯合我們一同攻打拓拔魏是必然的。”
劉義隆不解地問道:“既然如此當年他為何不直接歸還洛陽?何越此番要歸還洛陽還有想坐收漁翁之利的想法吧?”
江夷接過話茬道:“陛下英明,何越應該有這樣的想法。但是現在他們既然提出歸還洛陽,我們不妨考慮一下。”
“為何?”劉義隆向江夷問道。(未完待續,)( )
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軍南下
夷向劉義隆笑道:“我們出兵也不過是為了爭地以戰|=要將洛陽城拱手送給我們,為何不要?至於要補償,可以跟他們好好商談陽城一得,便可得半個豫州,如此送來的好處,放過實在太過可惜。去年我們還不是主動出兵爭城嗎?現在他主動送來好過我們士兵赴沙場。”
劉義隆點頭道:“話雖如此,但是何越這次要歸還洛陽城意圖太過於明顯。自從拓拔魏南下洛陽之後,何越就佔據了洛陽城,目的無非就是牽制魏軍,迫使他們陳兵河北,他好專心對付赫連勃勃,如今他已經攻下統萬城,洛陽現在就成了他的累贅。現在要接手洛陽總有點中了他的詭計的感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