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2/4 頁)
之役,雖是突厥背恩,自由隋主無道。中國以之喪亂,豈得雲興復亡國以致此禍?夷不亂華,前哲明訓,存亡繼絕,列聖通規。臣恐事不師古,難以長久。”
隨後不久,涼州都督李大亮發現了問題所在,他上疏曰:“……中國百姓,天下根本,四夷之人,猶於枝葉,擾其根本以厚枝葉,而求久安,未之有也。自古明王,化中國以信,馭夷狄以權。故《春秋》雲:‘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以中國之租賦,供積惡之兇虜,其眾益多,非中國之利也。”
遺憾的是,這一次爭辯的結果,李世民並沒聽取其他人的意見,而是一意孤行的採用了溫彥博的懷柔政策,對那些番邦之人採用了聖人之道。
“自幽州至靈州,置順、佑、化、長四州都督府以處之,其人居長安者近且萬家。自突厥頡利破後,諸部落首領來降者,皆拜將軍中郎將,佈列朝廷,五品以上百餘人,殆與朝士相半。惟拓拔不至,又遣招慰之,使者相望於道。”
太宗採納了溫彥博的建議,但魏徵表示反對,兩人為此爭論數年。這也是曾經李好一直詬病的地方,李二對李好的建議並沒怎麼上心。現在李二終於嚐到自己種下的苦果,導致了貞觀十三年的這次襲擊事件。
而李好處置的吐蕃這一年來因為幾個將領的駐守,加上吐蕃文明的徹底摧毀,以及吐蕃貴族的大量被殺,還有道教的大量入駐,讓吐蕃百姓分化漢化的程度加快了不少。
而因為劍南道的貿易路線開通,這邊的商貿快速發展。吐蕃人養的牛羊賣給商人,然後從商人手中換取生活用品,加上各種特產的熱銷,讓這邊跟大唐的貿易極度頻繁起來。
奴隸制度的廢除,讓吐蕃百姓自己勞動所獲的東西不用交給那些貴族,他們的日子比以前過的更好起來,這讓他們對大唐的認可也越來越高,這邊一年給大唐提供了不少牛羊馬匹,大大緩解了大唐的這些資源缺陷,更沒大的部落有能力出現叛亂。
兩邊相比之後,高下立分,加上李好一直的漢化言論,讓李二現在也越來越傾向於李好的這種思想。所以對於李好在南方取得成就和進展,李二自然是不吝封賞,大加讚賞。
琉球州府的建立,李二也許了,還從長安這邊安排了官員過去,準備在琉球開府,並立數州遷漢人過去。可惜的是,因為琉球屬於化外之地,長安這邊但凡有點關係的人,都不願意去那邊任職,這倒是便宜了李好的學生。
他們科舉之後原本只是出任一個小小的官位等著慢慢爬升,但是因為琉球開府的事情,他們在小武同志出手的運作下,全部分配到這邊來任職,還升了官職,這算是給了李好一個意外之喜。
除了琉球府衙的建立,瓊島這邊李好一樣沒放過。這邊原本掛靠在廣州府這邊的一個州管轄,李好過來後感覺這樣管理並不好,乾脆跟朝廷請奏瓊州單獨開府。
李好的計劃是瓊島單獨列州府,然後下面分設幾個府衙,跟琉球一樣。然後到時再往兩個大島上面遷人過去,大力開發這兩個地方。這可是好地方,有大量的資源可以開採,必須要提前開發。
李二一併許了下來,全部劃歸嶺南道治下。武順在這次的封賞中也得到了好處,封了誥命夫人,讓她的地位一下就得到了提升。
其他幾個女人想要得到這個比較難,這個李好也沒辦法。至少李二在的時候,李好是沒有什麼辦法讓自己身邊的女人都弄到一個誥命夫人的封賜。
所有的賞賜在春節前全部到了嶺南這邊,這讓李好手下的那些人都能開開心心的過上一個好年。李好在這個時候開始調整嶺南道的兵力,準備來年的新徵戰。
兩萬總兵力沒有改變,原本的將領也沒更換。但是原本徵戰的那些士兵,潭州調過來計程車兵歸還了潭州,廣州府和泉州府這邊的歸還給了州府。
然後重新從這兩個州府把那些原本守城的輔兵招弄過來,改為主兵,組成了兩萬的新兵馬加入了訓練之中。來年的征戰就以這些兵力為主力,再匹配兩萬的輔兵。
等這兩萬新兵經過戰爭之後,李好會再次把他們遣回,然後以原本的兩萬主兵為主力,重新構建新兵。總之嶺南道這邊李好一直打算保持的是兩萬常規戰兵,不會增加一個人。
第二百五十五章 家有喜事
“將軍,我們明年要西征,兩萬兵力是不是太少了?”李好的這套做法不僅讓李二派過來的那幾個將領看不懂,就連廣州泉州刺史也不明白,總感覺這邊的兵力少了點,這麼點兵力太託大了點。
“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