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2/4 頁)
麼?”陳三娘顯然最戰爭這東西的印象很不好,曾經的經歷讓她很不喜歡戰爭。
“不是我喜歡,而是這周圍的情況逼的我如此。如果不趁他們還在發展之前滅掉,等他們壯大後,他們就會過來反咬我大唐一口了,禍害的就是我們的子孫後代了,所以有些事情必須在萌芽的時候就掐滅。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
陳三娘不是李好,她不是後世穿越過來的人,自然不知道南洋這邊的這些小國後世會怎麼樣,也不會知道一個小小的島國曾經差點把東土這麼大一片地方滅掉!這都是真正的後患。
但是李好知道,所以他現在做的就是從根源上面把這些地方掐掉,讓這些地方成為大唐的疆域,同時把他們的文明完全消滅掉,人口也全部打散安置,看他們以後怎麼興起?怎麼成後患。
在琉球島巡視了一圈後重新回到自己的避暑莊園,李好發現自己的女人們一下全變了過來,一個溫柔熱情的很,也不打麻將了,竟然還有時間陪自己游泳釣魚了。這種熱情,反而讓李好有點不適應起來。
不過李好還是沒有在琉球島呆到夏末就離開了這邊,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他獨自先過去泉州府那邊,老婆孩子都留在這邊,陳三娘也留在這邊。原因很簡單,他收到了李二的旨意。
給李二的上奏中李好一半用的是事實,一半是捏造的東西,半假半真。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開戰。李二這人比較好面子,只要拍他馬屁,他就好說話。如果羞辱他了,那就倒黴了,肯定會開戰。而這兩地方都比較遙遠,李二肯定不會想著御駕親征,只能自己來。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魏徵的待遇,羞辱了李二還能活蹦亂跳的活下來。比如李好上奏中的林邑國和扶桑,他們現在就要承受李二的怒火。李二給李好的旨意是先過去宣斥一番,如果兩國不通,李好可以臨時處置。
這個正是李好需要的東西,宣斥一番李好肯定會去做,而且敲鑼打鼓的去做。而兩國會不會通這個李好就不需要了,他們無論怎麼做,李好都會給自己捏造一個出戰的理由出來。
所以李好才會匆匆趕往泉州府,朝廷給他的副將也過來了。除了軍事學院的那些學員,李好的副將是席君買,席君買的作用實際過來是代替李好親自對扶桑用兵。李好一人難以顧及兩線。
席君買跟李好在吐蕃那邊有合作過,兩人之間有默契。不過席君買不是李好的人,也不是世家的人。現在看來,這傢伙因為吐蕃的原因,竟然進了李二的眼中了。成為了皇派。這跟前世有點變化,至少這傢伙沒有唐朝被埋沒了下去,反而嶄露頭角。
李二派席君買過來,還在兩線多給了幾萬兵馬,李好就大致摸清了李二的心思。顯然他認為李好打仗不需要籌備糧草和物質,現在可以對扶桑動兵,最好是把扶桑全滅了便好,因為席君買這人就是這種型別的指揮將領。
席君買作戰非常的勇猛,讓他摧枯拉朽的滅了扶桑問題不大。讓他像李好一樣處處算計扶桑恐怕不能。李二不可能不知道席君買的作風,派他過來恐怕用的就是席君買這點。
小小的島國,竟然敢自稱天皇,而且還稱自己為日出之皇,這是任何皇帝都不能容忍的情況。以前老楊是因為沒辦法動兵,現在李好可以攻上扶桑了,李二巴不得李好把這個噁心的國度滅掉。
貞觀十五年秋,派往林邑和扶桑的使者宣斥的時候在兩個地方都遭到了羞辱,甚至還在途中遭到了攻擊,差點性命不保。訊息傳回來後,大唐李二極度震怒,然後讓嶺南道行軍總管李好負責兩處地方的征討,必須好好教訓他們一番,宣揚天朝的厲害。
除此之外,東線另外加了兩萬軍馬,南線也加了兩萬軍馬。這些變化讓李好自己都有點驚訝,因為這些事情都不是李好做的!他原本是想過,那是建立在這兩個地方的國君假意服軟的前提下,但是人家現在根本就沒服軟,還直接挑畔過來,這完全是給李好送靶子。
或許是因為大唐離他們太遠了,或許是東土這邊一直都奈何不了他們。讓兩國的國君撕開了自己虛偽的面容,直接狠狠的刪了大唐李二一個耳光,讓他知道自己並不是什麼天可汗。
或者說想告訴李二,李二的天可汗不過是個花花帽而已,那是在把李二當傻子戲弄。一旦李二要露出什麼出來,這些小國就能立刻打李二的臉,這耳光刪的李二的臉火辣辣的痛。
兩線傳來的訊息,加上李二的憤怒,讓泉州府這邊的行動加快起來,他們必須在入冬之前殺入扶桑本土去,因為扶桑那邊冬季會變冷。而南線不用擔心這些,那邊隨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