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2/4 頁)
發展史上有很隆重的一筆,也是島國過渡的一個重要時段。
改革派刺殺了掌握島國實權的蘇我入鹿,結束了蘇我氏專政。公元646年,島國孝德天皇進行“大化改新”。在聖德太子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以唐朝律令制度為藍本,參酌島國舊習。
從經濟到政治方面進行了革新,廢除了大豪族壟斷政權的體制,規定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體制,使島國由奴隸社會進入到了封建社會。天皇掌握了實權,這是島國一個轉折興起的起點。
經過“大化改新”,此後大約200年間,天皇是掌握真正實權的島國最高統治者,但是到了唐末至北宋初期,島國皇室開始頹廢,實權落到外戚藤原氏手中。號稱“萬世一系”的天皇家族從此走上了衰敗的道路,被旁人所操縱。
李好這個時候想對島國用兵,自然是看準了時機。搶在所謂的大化革新前面,在島國興起的時候在它脊髓上敲上一下,讓他們永遠起不來,只是擔心李二不會同意!
這個時候正是島國社會危機嚴重的時期,推古朝時期派到大唐的交流生陸續回國。僧於632年,南淵請安和高向玄理於640年回到島國,正在島國到處為了這個國家奔走。
他們在大唐交流二、三十年,經歷了隋唐兩代,吸收了豐富的文化知識和統治經驗,歸國後積極進行傳佈,在部分貴族中發生強烈影響,而且吸納了不少人響應他們。
在歸國留學生傳授隋唐封建制的影響下,皇室和貴族階層內出現了主張改新的新興勢力,其代表人物是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鐮足。
中大兄皇子是舒明天皇之子。中臣鐮足出身於世襲祭祀官的家庭,幼年好學,博覽群書,曾就學於僧,又同中大兄皇子一起受教於南淵請安。中大兄和中臣鐮足都憎惡專橫的蘇我蝦夷、入鹿父子,所以兩人共謀打倒蘇我入鹿,推翻蘇我氏,奪取朝廷大權。
中大兄接受中臣鐮足的建議,首先爭取與入鹿素有矛盾、又有聲望的大夫蘇我石川麻呂,分化蘇我氏的勢力,然後聯合反蘇貴族,組成了革新派。
645年6月12日,革新派乘皇極天皇在宮中接見三韓使者的機會,以“鞍作(蘇我入鹿)盡滅天宗,將傾日位”為理由,殺死了蘇我入鹿。皇族和多數貴族站在中大兄一邊,蘇我蝦夷見大勢已去,便在入鹿被殺的第二天,焚宅自盡。
所以李好才會在這個時候跟李二上書,說島國那邊皇帝稱天皇,是對李二大不敬。而且島國人從大唐偷師後處處算計大唐,竟然在高句麗半島有偷偷入侵的動作等等罪狀。
另一方面,李好還出售了不少大唐這邊淘汰的兵甲給革新派和蘇我家族,並把革新派的事情跟蘇我家族透露了一些,提前引發了兩邊的爭鬥,讓島國現在正處在雙互大打出手的場面。
而對小琉球群島李好一樣沒有放過,嶺南道這邊的船隊現在已經完全把小琉球群島佔領,並修建了大量的基地,同時腳步開始往島國本島方向前進,一切就等著李二的旨意了。
這也是李好在這個時候過來泉州府這邊的原因,這是一場滅國的戰爭,也會是一場比較持久的戰爭,所以他需要好好過來這邊策劃一下,軍中的將領也要好好培訓一下觀念。
李好自己沒法離開嶺南道去親征扶桑,無論是東線還是南線,接下來都會有戰爭。所以嶺南道這邊需要一個人主持,同時能關注兩線的進軍情況,李好自然不能離開這邊。
嶺南道這邊的將領在年後又換過一批,之前跟著李好作戰的那些將領以及皇家軍事學院的學生都帶著功勞回去晉升,然後又分到了別的地方去了,現在來的是李二挑選的新一批學員。
李好的學生仍然有一部分加入了進來,就算皇家軍事學院也有李好的學生,讓他在軍中的影響不至於被架空。不過現在自己要兩線用兵,李好自然要過來跟這些人瞭解下情況。
無論是南線還是東線,這兩邊的戰鬥都不會出現什麼大敗,因為李好已經做了完全的準備。但是他不放心這些新來的學員,小敗也不允許,雖然這些人是大唐軍中年輕一代的精英。
李二派這些人過來的目的李好不是不知道,這些人就是過來分李好兵權,免的李好到時用兵自重。有時候李好自己也覺得很無奈,似乎他做了一件挖坑把自己埋了的事情。
皇家軍事學院其實就是李好的主意,本來是給大唐培養年輕將領的地方,是好的想法。現在這裡面出來的年輕學院,全成了李二用來防止老將擁兵自重的最好旗子了。
第二百九十一章 出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