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2/4 頁)
鮮豔,翅短腳矮,身圓股平,皮薄滑爽,肉質肥美。為了把這種雞的規模擴大,形成量產,文昌那邊李府也弄了一個農場。
剩下的一個和樂蟹,這種蟹產於瓊州和樂鎮一帶海中,膏滿肉肥,為其他蟹種罕見。特別是其脂膏,金黃油亮,猶如鹹鴨蛋黃,香味撲鼻,營養豐富。
和樂蟹食法多樣,最常見食法是清蒸,蘸以姜蒜醋配成的調料,原汁原味,美在其中,讓人回味無窮。
與內地河蟹相比,和樂蟹有兩個特點:一是脂膏幾乎整個覆於後蓋,膏質堅挺;而內地河蟹膏質爛軟,為塊狀,數量顯然比和樂蟹少。二是和樂蟹比內地河蟹肉質優而量多。
和樂蟹是這邊的特產,只是養殖起來卻稍稍有點難度。這個暫時只能靠天吃飯,就等著水裡能收穫多少就有多少。如果收穫少了,那就沒得吃。
“這邊還有什麼好吃的?這次我們要全部吃上一遍!聽說姐夫每去一個地方都會弄出一個特色美食出來,這瓊州島姐夫也別忘了。其他地方我們都去不了,只有吃這瓊州島的美食了。”
“呃。”李好聽了武月的話後愣了一下,看來自己在這邊弄一個酒樓是沒法避免了。自己的學生是這個想法,現在連小姨子也想著吃美食了。
“那我們先去幾個農場看看,把那些美味的東西找了出來。然後到時在這邊選上一個好地方建一個大酒樓,笑迎四方客。”
想了想,李好覺得在這邊搞個酒樓以後在所難免。這邊以後會慢慢發展起來,而且來往的客商在慢慢增加,瓊州島上的特產想要推銷出去,終究還是得讓人品嚐過後才好推出去。
“好,這次弄酒樓我們也要參加,姐夫開了那麼多酒樓了,就沒一家我們在你身邊,這次一定要跟姐夫看看。”一邊的武氏看到武月的樣子後皺了皺眉,最後什麼都沒說,只能無奈的看著她們。
李好開了很多酒樓的事情武氏也知道,似乎自己這個女婿就喜歡幹這種事情。武氏雖然沒有去過所以其他酒樓品嚐那些美食,但是李府的那些大廚的手藝她卻是清楚的很,而且長安,潭州,以及洛陽和廣州府的酒樓她可是去吃過,那些特色美食確實十分美味,各具特色。
所以她也想看看,自己這個女婿在這邊會整出什麼東西出來。剛剛吃的這個東山羊確實比她以前吃過的其他羊肉要高出不少,現在李好說這邊還有其他幾種美食,這讓她也有點好奇起來。
接下來李好並沒去幾個作坊去看看,而是帶著自己府上這一堆人先去了自己在這邊建的幾個農場。這些農場雖然李好一直沒有過來看過,但是在李好的那些學生的打理下,現在都已經頗具規模。
李府提供技術和種子,然後買下一大片地方,再僱傭當地的百姓幫著種植養殖。有著專業的技術管理,這些農場的各種作物和養殖都發展的非常好。
李好帶著他們一起吃了文昌雞,品了加積鴨,還吃了和樂蟹。加上一些這邊特有的美食和海鮮,讓一行人吃的不亦樂乎。
文昌雞和加積鴨一般都是白切,李好根據自己後世吃過的種類,又加了一道椰汁雞和椰汁東山羊出來。椰汁的香味和文昌雞以及東山羊的美味,讓所有人吃後感覺自己口中還留有清香。
把這些東西弄了出來後,李好從自己的學生中挑出幾個出來,讓他們回海口那邊把酒樓的事情先籌備起來,等他看了幾個作坊後就開始正式營業。
接下來的行程李好沒有帶著全部人一起過去,就李好剩下的學生,加上武月和小武兩人,其他人都留在農場這邊。因為他們去的地方都是作坊區,那邊相對繁雜一點,也沒什麼好看的。
李好先去的是鶯歌海鹽場,這個南方最大的鹽場是南方這些商人手中掙錢最快的一個地方,也是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
製鹽的技術早就被改進了,以前的鍋煎熬製鹽也被李好他們用曬鹽的方式取代了。在一望無垠的海灘上,海水被攔截在一方方鹽池裡。
漲潮時開啟閘門,把海水灌入鹽田,在田中暴曬蒸發。濃縮到15度左右,再開啟鹽田地閘門,從溝渠流入滷水池。在池中沉澱泥沙,澄清後地滷水用人力抽水車抽入結晶池。
於飽和狀態下繼續蒸發,很快就能結出白花花地海鹽晶體。這種方式比之以前的鍋煎熬製鹽法節省了時間也增加了產量。
第二百七十六章 好大的船啊!
“這鹽場好大啊,那白花花的鹽看起來跟雪堆一樣!”來到這邊的鹽場後,除了李好,其他人都是一臉的震驚。
整個鹽場有幾百畝地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