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3/4 頁)
要結婚生子。而且每生一個孩子,官府就有各種獎勵,儘管如此,人口真正能用上的那些,還是無法滿足李好的需求。
他一來嶺南道就採用這種方式,要想真起到作用,起碼還有等十幾年。這中間還有那麼長時間,李好的腳步自然不能停了下來。
“看來是時候啟動東進計劃了。”李好的東進計劃目標是扶桑,很多年前李好就在李二心中埋下過一道裂痕,扶桑的王叫天皇,這是對李二大不敬。
這些年李二雖然沒有妄動扶桑,但是對扶桑的態度並沒那麼好,特別是扶桑那邊對李二的話根本就不以為然,他們的王依然叫天皇。
他們覺得自己在海外,大唐的人找不到他們的國家,所以一點都不擔心這些。只是他們沒想過有人早就惦記著這裡了,而且心情急迫。
島國人和棒子國的人其實很久以前也是東方這邊得人過去後演變出來的人種,只是他們在一小撮惡劣份子的影響下,已經慢慢準備從東方這邊脫離出去,所以他們才會用自己的文字,用自己的文化。
而他們的人種跟大唐區別不大,大唐缺人口,李好能不惦記著他們麼?只要把這些地方的文明全部毀了,只允許大唐的文字和文化,然後把他們的女人全部搶了過來,讓大唐計程車兵配種下去。
那些不服大唐文字和文明的人全部消滅乾淨,如此,多年後大唐不是又要多一批人力出來?要知道李好現在最缺的就是這個。他手上還有更多的牌沒有完全打了出來,沒有人口把那些地方佔了下來,一切都是空。
“過完春節後,我們一起去瓊州那邊轉轉,那邊現在的天氣比廣州府溫暖多了,還有各種水果吃。”
第二百七十一章 瓊州
“我們也要過去看看!”李好的話一落音,武月和小武同志都表示了心動的意願。雖然因為李好的科普,這裡的人都知道瓊州並不是最南的地方,也不是什麼天涯海角,但是對那邊興趣還是很大。
李府現在每年吃上各種新奇的水果,大部分都是從這邊運送過來的東西,加上這邊的幾個漁場鹽場,以及李好說的風景漂亮,能不好奇想去看看麼?
“呵呵,不急!到時整個府上都一起過去看看!反正去那邊的時間也不用多久,不會耽誤什麼。”李好的孩子都有半歲多了,路上注意點沒什麼關係。所以李好準備把自己府上的人全部帶過去那邊看看,或許還要在那邊呆的時間長一點。
瓊州島現在算是大唐最大的“熱帶寶地”,這裡土地總面積344。2萬公頃。由於光、熱、水等條件優越,生物生長繁殖速率較溫帶和亞熱帶為優,農田終年可以種植,不少作物年可收穫2至3次。
對於李好來說,這麼一塊寶地怎麼能放棄?他手上有大量的作物可以在這個地方引進種植,只要花費一些積分便可,這樣便讓他要做的美食變得更豐富起來,也能讓一些特比的東西能早日進入大唐人的視線中。
所以李好來嶺南道後,一直沒有放下對那邊的關注。各種後世在瓊州道適合種植的水果蔬菜,還有經濟作物,他都花積分換了出來,然後讓自己的人去那邊試種,光農場和種植場,李好在瓊島就有好幾個。
現在,糧食作物是瓊州島種植業中面積最大、分佈最廣、產值最高的作物。主要有水稻、旱稻、山蘭坡稻、小麥,其次是番薯、木薯、芋頭、玉米、高粱、粟、豆等。
經濟作物主要有甘蔗、麻類、花生、芝麻、茶等;水果種類繁多,栽培和野生果類29科、53屬,商品水果主要有菠蘿、荔枝、龍眼、香蕉、大蕉、柑桔、芒果、西瓜、楊桃、菠蘿蜜等,蔬菜有120多個品種。這裡面,大部分是李好的功勞。
除了李好從各地遷了不少漢人過去,山越人也有一部分。島上原本的番族全部歸附到大唐的治下,對於唐文化和文明的推進也沒抵抗的資本,所以這邊的一切都非常和諧的發展著。
李好推廣一些新的東西的時候也沒漏過這裡原本的番族,讓他們也跟著漢人一起富裕起來,日子也越發過的舒心。
“姐夫,聽說瓊州島那邊的番族很兇殘,我們過去會不會遇到他們啊?”在廣州府過完年後,去瓊州島便列上了日程,武月不時會在李好面前晃動下,然後詢問一些那邊的事情。
“你聽誰瞎說的?那邊的番族人這麼多年來,幾乎跟漢人混為一起了,哪有你們說的那麼兇殘。”李好聽後哂笑了一番,這訊息已經落伍了。
瓊州島在很早以前就屬於東方這片土地,一直都有中原的漢人被流放到這邊,讓那邊的番族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