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第2/4 頁)
有事找自己。回來這邊一段時間了,現在洪門那邊的事情李好也會去了解一下。
當初無心弄出的一個組織,現在已經成了大唐最大的一個組織了,成員遍佈全大唐。李好正好自己也有事情想跟那邊談談,所以帶著幾個護衛去了大唐夜總會那邊去見了道哥,這是他們約定的會面地方。
道哥自從做了洪門的門主後日子那是過的相當的滋潤,不過他始終懷著對李好的敬畏細心的打理著洪門。在李好派過去的人的幫助下現在洪門已經有了幫眾十多萬人,分佈在大唐的所有城市中,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到處都有他的門徒。
而且還有自己的產業,並非一般的黑社會組織了。說句實在話李好自己當初把洪門整了出來沒想到它會發展成現在這般規模,這已經是一個龐然大物了。如果這個組織被有心人利用起來,那將會是一股恐怖的力量。
洪門現在旗下有兩個產業,一個是興隆車馬行,一個是興隆鏢局,興隆鏢局和車馬行都是對外的營生。這兩個產業曾經還引起過李二的關注,若不是李好知道的及時,找人疏透過一下,這兩個產業估計就難儲存下來了。
鏢局還好點,主要的是車馬行,李二也是有眼光的人,他想把這個搞成官辦。只是被李好找關係勸止了,這不是因為李好有私心,主要這個東西完全就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如果不試行驗證其成熟性就搞起來到時就怕成了勞民傷財的事了。
交給商人先試執行那虧損什麼的都是商人自己的損失,也能讓後來者吸納經驗繼續辦下去。另外也是因為受後世的一些事情的影響,商辦比官辦掙錢省事。
“大人,這郵局是什麼東西?”跟道哥見了面後,李好給了他一個新方案出來。道哥現在也是識字的人了,看了方案上面的東西后有點不解的問道。
“這個跟你車馬行的託運差不多,以後那些需要帶信或者帶東西去遠方的人,都可以走此通道,而你車馬行正好可以分類把每一個地方的郵件順帶過去,然後再分發出去。”
李好讓洪門把郵局整了出來,還是基於興隆鏢局和車馬行上。不是所有人都請的起鏢局護航行走,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鏢局和車馬行。
而興隆郵局就是建立在大唐所有的城市都有自己的幫員,然後有自己的車隊,還有自己的鏢局加上現在正在各地興建的水泥路。那麼一些小物品或者信件需要送往遠方的親人了就可以完全交給興隆郵局來辦理了,信件送到收件人手裡後郵局還會從收件人那裡拿回一條回執給發件人驗證的,以證明信件內容數目核對無錯。
大致跟道哥講了一下內容,具體的事情李好的學生也會帶著洪門去安排,所以用不上李好費心。而實際上李好對於郵局這個東西也不是很明白,一切只能摸索著走。
興隆郵局開辦不久就受到了在外奔波的商人或者遊子們的喜歡,他們也不用在異地要等到碰上同鄉或者順路的人才能給自己家裡帶去音訊和東西了。
他們只要到了某個地方,找到當地的興隆郵局,把要郵寄的東西和郵寄的地址接收人交代好付給一定的費用就可以。而且這個郵局的辦事效率比起之前的那些快捷方便多了,如果中途出現意外什麼的還能夠及時得到訊息。
而南方週刊的發行,以及李府的一些產業如印刷等業務,李好乾脆也叫武順把它們交給了興隆郵局來送到各地的渠道去,而各地的書商只要把款一次性付清,每期的報紙雖然稍微有點延時,但是都能到達,這樣就省了商人們的來回奔波了。
同樣李好其他的產業各地的供應商也是走的這條渠道,當然這些也是建立在這個時代商人和所有人的誠信互信上面的,要不然誰敢這樣做?
興隆郵局的人手都是他們洪門自己的幫徒,每個人的底細都瞭解的很清楚,大宗錢財都是分開運輸,但是就算這樣依舊是有風險,這些只能依靠人員的自身品德了。
興隆郵局的執行方式仿照後世的那些快遞公司和郵局的架構來,這個郵局的建立花了李好不少心思,為此他甚至還派了兩個弟子和幾個管帳的去協助洪門管理這些。
當然這兩個弟子的任務肯定不止協助管理這些了。他們還要對這個郵政系統的執行進行分析,統計,查漏補缺同時還要把郵局的執行規範制度化,並把這些整理成檔案。
另外一件同時在做的事就是銀行的籌建,這也是一個大工作,根據南方開發銀行那邊取得的經驗,現在北方這邊上馬銀行就要熟練不少。
阿拉伯數字的廣乏推廣,算盤的應用還有財務專業的建立,南方開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