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3/4 頁)
。還有幾種魚人也吃,所以海中實際上比岸上危險多了。”
李好一邊跟武順她們介紹著海洋的動物,一邊看著自己釣上來的這條大傢伙。他現在的心情很爽,他一直比較喜歡釣魚,不過後世釣魚基本都是在淡水區釣魚,海釣很少。
但是從沒釣過這麼大的魚,而且還是藍背金槍魚。藍鰭金槍魚跟其他金槍魚不同,這魚價值非常高。在李好原來的時空,一條六百多斤的藍鰭金槍魚差不多價值上千萬了,現在這條竟然過千斤了,這要是拉回去賣,得賣多少錢啊。
“可惜了!生不逢時啊,要不然這一條魚就能讓人翻身成為人上人。”在後世那個只認錢的年代裡面,如果能抓獲這麼大一條魚,李好能夠過上天天睡嫩模大寶劍的日子了。
李好忘了的是,當整個太平洋成為大唐帝國的內海時,加上這個年代裡面像樣的大船都沒幾艘,還有捕撈技術落後,這樣的大魚存在並不稀奇。他來的那個時空之所以稀少又貴,只是因為環境汙染還有捕撈過度的原因,物以稀為貴而已。
可惜沒有照相機,沒有wifi,也不能拿著手機發朋友圈,要不然釣到這麼大一條魚,李好真想把它分享到朋友圈去,隨即收穫一大波點贊。不過既然不能分享,但是可以記錄啊。
“來人!把這次釣到的大魚記到我的遊記上面去!貞觀十三年底,嶺南道行軍總管李好從琉球征伐生番回廣州府,途中用繩索懸肉入海,釣上藍背金槍魚一條,重過千斤!長一丈有餘!”
李好自己給自己整了一本遊記,把他去過的每一個地方,以及途中碰上的各種事情,以及趣事,生活習俗還有當地的美食都記了下來。這本遊記叫《老殘遊記》,他可是準備自己印刷一些傳播出去。
多年以後,當那些歷史學家們想要找各地的資料的時候,就會發現在大唐的時候竟然有個傢伙把這些東西全部記了上去,還那麼詳細和真實,這讓他們更多了一些參考的地方,免得被那些所謂的史學家套路。
讓自己身邊的學生把這個記了上去後,李好美滋滋的看著那條大魚,心中十分得意。這可是他釣過的最大的一條魚了,留念價值甚大啊。而且這條魚還會因為自己寫的遊記,從此名傳千古。
把這些忙完後,藍鰭金槍魚直接就被拉到廚房開刀去了。對於這些船上的人來說,這麼大的一條魚拉回去,還不如現殺先做了吃。趁新鮮,味道好的時候做著吃多好,這大魚平時可沒那麼容易吃到。
李好則過去監督去了,這魚船上的人除了他,其他人都沒見過。李好不過來,這樣這些人自然也沒辦法操作。這條魚在後世可是被譽為海魚中的極品魚啊,如果不小心操作怎麼能行?
其實李好自己也不會,但是他有系統,直接花點積分換個技能過來就好,而且還能馬上掌握,現場操作。然後再小心的指揮自己的學生,這魚怎麼操作很快就能傳播開來。
解體是從藍鰭金槍魚的黑色表面開始,這層黑色其實並不是皮,而是金槍魚的鱗。黑色的鱗被剔成極薄、狹長的一條條,放在了一邊,露出銀灰色的魚身這層銀灰色才是金槍魚的皮。
李好在一邊換到技能後,指點著自己身邊的人接著分割這條大金槍魚。先被被分割下來的是頭和尾,跟著才是藍鰭金槍魚的身體。藍鰭金槍魚的身體基本可分成大腹、中腹、赤身和腮幫子肉幾部分。
金槍魚大腹部位的魚肉油脂豐厚,呈粉紅色,口感最好;中腹肉口味次之,顏色稍深;背部的肉呈鮮紅色,肉質同樣鮮美細膩,名叫赤身,油脂較少,口感是最低的部分,價值也低。
後世很多人都知道大腹是老饕眼中的珍寶,據說最昂貴的超低溫藍鰭金槍魚的大腹。但殊不知,藍鰭金槍魚有兩塊腮幫子肉才是至珍至貴的,據說一般的老闆都捨不得拿出來賣,只用它招待最尊貴和重要的朋友。
這兩塊腮幫子肉被李好指揮著小心地分割了下來,整個全程都是輕拿輕放。否則,嬌貴的魚肉會因為不經意的一個動作而震出裂痕,從而影響品質,這就是頂級美食對食材的嚴苛要求。
這條藍鰭金槍魚的魚身,大多部位的顏色都像是牛肉的那種醬紅色。只有這兩塊腮幫子肉,呈現出一種淡淡的紅色,其間還很整齊地分佈著白色的脂肪紋理。湊近聞一聞,沒有絲毫的魚腥味,倒有一股子新鮮肉類的香味。
李好把這些指揮著解神完成後,然後該用冰塊保鮮的用冰塊保鮮起來。這樣把整條魚處理完後,天已經傍晚了。李好從廚房走了出來,看到幾條船上的人都在釣魚。
也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