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頁)
印刷行印刷的書上,李好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那些印刷的地方並不影響正文,而且書是自己出版,大唐又沒出版法,想怎麼印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印刷行這邊的工作需要李好指點的不多,活字印刷的模版一搞定。剩下的就是校隊印刷裝訂的事情,不需要李好插手太多。
耕地那邊,開年後,劉仁軌和崔知悌兩人就會不時的往李好的莊子那邊走走看看。筒車和曲轅犁的出現,不僅加快了耕種速度,也讓那片地不用再擔心缺水的問題。
雖然見到這神奇的筒車和曲轅犁帶來的改變,但是這些並不足以讓一縣的一二把手不時守在這邊,而且還從本來人手不多的縣衙抽調了十來人長期駐守這邊。
這中間的關係太大,李好說那些種子能畝產十幾石,幾十石,這東西太重要了。但是沒驗證過,兩人也不敢把這事情跟李二彙報。
要知道劉仁軌這人可是能吏,而不是靠什麼溜鬚投機獻祥瑞來給自己邀功的人。所以李好說的再厲害,沒有親眼見到,兩人都沒有上報的想法。
不過為了這些種子和這個莊戶的安全,兩人也不敢大意。隔三差五的就會過來李好的莊地看看,雖然那些種子到這個時候並沒種上。
種子沒有種上,不過李好已經讓自己的莊戶開始做一些準備了。比如蓄冬肥,翻地凍死一些藏在泥土裡面的蟲子,這些都能給耕種帶來好處,他自然不會錯過。
李好有時候也會去莊戶那邊轉轉,過了年後,這邊的耕地承載著李好太多的希望,自然不能大意。碰到了老崔的時候,李好也會和他聊聊醫學方面的事情。
老崔雖然是名門後代,自認對醫術有那麼點精通。但是碰上李好後,在這方面他就只有甘拜下風。
李好的一些設想雖然並沒完全被採用起來,但是李好說的一些東西對他啟發很大。特別是一些常用的偏方和技術,對他的幫助很大。
特別是李好印刷的那本關於常見病的診治方法以及用藥,還有小孩子需要注意什麼的醫書。
這些對老崔來說無疑就是一個巨大的寶庫,他同李好的關係,現在近乎亦師亦友的那種。
老崔比李好大上不少,還是這邊的父母官,但是他在李好面前還真的擺不起什麼架子。在老崔眼裡,李好就是大能,如果不是李好對做官表現的很淡,老崔早就給他引薦了。
“賢弟,這些阿拉伯的數字你從何處學來的?”另一個變化很大的則是老王同志,他一樣比現在的李好大不少,但是兩人現在也成了平輩之交。
老王同志現在對李好佩服的那是死心塌地的,新印好的《三國演義》就放在自己的床前。每天科舉的經書溫習過後,都要看上幾回。
那裡面的故事情節,行軍兵法,謀略都是讓人愛不釋手啊。就連自己這種對歷史有點理解的人,看了這書都愛不釋手,那些不知道的人估計會更沉迷如此。
更讓王玄策對李好感到佩服的是,李好教給少年們的阿拉伯數字還有各種計算公式。這些東西一出,以前很多需要算籌計算的東西他現在直接用心都能算出,神奇,方便啊。
還有那些特別的課,什麼梨子為什麼會掉下來,為什麼下雨後天邊會出現彩虹,這些不僅把那些少年吸引住,連老王同志也吸引住了。
聽了李好的問題後,也會情不自禁的想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情。再從李好那裡得到答案,相互驗對,似乎李好說的全部都是事實,完全推翻了小王的認知。
“這些啊,這些是我在西市那邊的時候,跟一個遠行的遊客學來的東西。當時覺得這些對酒樓記賬很有好處,就花心思學習了下。”
李好聽了老王的話後,隨意的說了個理由就應付過去,讓老王直接翻了個白眼。不是道士就是遠遊的遊客,似乎厲害的人物都給這傢伙碰上了,自己咋就碰不到?
貞觀十年,這一年在歷史上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原來的歷史中大唐將會把府兵軍府改名折衝府,以折衝都尉為長,果毅都尉為副,而百騎破土渾的席君買就是果毅都尉。
這一年一代皇后,大唐朝廷的好皇后,大唐人們的好兒女,長孫皇后撇開了自己生下的子女和丈夫李二。在病床上挺了一年多之後英年早逝了,逝世時三十六歲。
這是一件很大很大的事情,因為這件事情導致了大唐皇位之爭越發激烈化。也是導致了李二同志從此開始走向享受溫柔鄉,生活腐化的標誌。
所以李二很快也就跟著英年早逝,五十九歲就掛了。還給繼位的李治留下一攤子地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