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3/4 頁)
李好和李二的談話一直持續到傍晚晚膳的時候才結束一個段落,中途還和李二一起用了御膳。李二似乎沒有放李好回去的念頭,所以李好除了有幸在宮中享用兩頓御賜的晚膳,還能享受一下在皇宮過一晚的待遇。
宮裡的御膳並不算很豐盛,但味道不錯,大部分是肉類。晚膳的規模跟歷史流傳的這個時候的李二節儉完全符合。吃飯的時候講究食不語的,李好自然不會犯這種小錯。
折騰了一天,李好肚子早餓了,他連吃了幾碗飯。只是他吃飯的時候並沒什麼戰戰兢兢的,反倒吃的很香。這還間接影響了李二的食慾,讓他比平時都多吃了一些。
不是李好不怕李二,而是他覺得沒那個必要,不就是吃頓飯嘛。又不是殺頭,反正自己對做官又沒什麼很大的**,難道吃個飽飯也不行?
不過飯後李好又因為桌上的菜餚發了一番感嘆,那就是這邊到了冬季蔬菜少的可憐,自己的溫室栽培要等明年才能正式推出。
“這天下蔬菜當以南方居多,最南之地一年四季都能種植。但是那裡人煙稀少,離我大唐長安太遠了,運輸實在不便。而我大唐長安等北方之地冬季卻有缺少蔬菜,如此一來冬季長安缺少蔬菜,而南方的蔬菜瓜果卻又過剩,這實在是浪費。
所以現在需要的是能快捷的把南方的蔬菜瓜果運到北方供應,如此大量的鋪制水泥路就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就能讓我大唐天下所有的城鎮都能連到一起,加快物資的運輸。如此一來南北的物質能夠加快相互交換的時間,互通有無,繁榮各地的人流商貿交往。
也許到了某天我大唐根本就不再需要百姓交賦稅,單從商人上交的稅收就能滿足我大唐朝廷的各種開支,到那時我大唐百姓都將萬眾齊呼陛下賢如堯舜了。正所謂要想富,先修路。
如果全國都鋪上水泥路,那麼從全國各地來往的時間將大大縮短,這樣一來為以後的兵員移動,救災物資的發放都將大大提高了速度。
這將使長安和大唐天下各地緊密的聯絡在一起,在以陛下為核心的大唐群臣的領導下朝著富強之路大步邁進,也有利於我大唐各地的安穩。如此修幾條路卻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李二聽後有點無言的感覺,似乎這少年什麼時候都不忘跟自己推銷一番他的修路修水利的大計,這讓李二有點懷疑這傢伙是不是早就等著自己來召見了?
“陛下覺得宮中的美食與天然居的美食相比,孰好?”李好沒有讓李二繼續糾結,又反問了李二一個問題。似乎今天被李二召見以後,李好反問的問題就不少。
這是李二今天心情好,李好的馬屁拍的也不差,要不然就不是這麼一副君臣相得的境況了。李好不算很聰明,但是也不傻。李二期間說起了李泰和李恪,但是他就是一句話也不接。
傻子才會跟皇帝去談皇子的事情,他只不過是一時對了李二的胃口而已。這種東西能不能長久,很難說。但是趁著這個時候,把自己想說的一些話說了出來才是關鍵。
“天然居的味道好點。”李二挺實在乾脆的回答了問題,沒辦法,天然居很多的食物味道確實比御膳房的口味好,李二平時嘴讒了也會叫宮裡的人去叫上一些吃食來宮裡和妃子們一起品嚐。
“那陛下可否知道,天然居的很多肉類食物其實用的是豬肉燒製出來。”李好又給李二丟了一刻炸彈,李二吃過天然居的東西,但是裡面怎麼做的他不一定清粗。
“什麼?那紅燒肉的肉是豬肉?冬瓜排骨湯的骨頭都是豬骨頭了?”李二有點吃驚,在他印象中,豬肉應該是肥膩難吃的肉類才對,沒想到自己一直稱讚有佳的美味居然都是豬肉燒製的這能不讓他吃驚嗎?
“陛下說的這些都是豬身上取來燒製的,我大唐人民一向看不上豬肉,覺得豬肉難吃粗劣,那是因為他們不懂燒製。
而長期以來我們吃的牛羊肉卻是嚴重供應不足,只能在特別的日子或者富人家裡才能見到。如此一來我大唐百姓因為肉類食物得不到補充只能吃粗糧,所以我大唐普通百姓的體質不如胡人,尤其以南方為盛。陛下以為在下所說對不?”
這裡李好其實是誇張了的,唐朝的時候漢人的體質還是不錯的,和胡人相比並不差多少,比起宋以後的漢人和現代漢人的體質那是強多了的。
只不過相對秦漢時期的體質卻是降低了不少,這主要跟戰亂年代體質優秀的都被大量的消耗了的原因。
但是他現在和李二討論這個問題就是欺負人家李二沒有實際的統計這些東西,所以李二自然就給不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