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2/4 頁)
著丫鬟和幾個女弟子一起。看到有點醉意的李好上了車,二郎一邊扶住李好一邊好奇的問道。
“開!當然要開了。到了蜀地,我們還需要很多的錢財做些事情,不開酒樓哪裡來的錢財啊?難道還要從長安這邊運送錢財過去?”
李好聽後笑道,不說掙錢,就是日常食用也得有地方去啊。更何況這個時候的錢財帶著實在不方便,所以還是那裡掙了錢就在那裡花更好點。
等以後條件允許的話,李好就把自己呆的幾個地方整幾個大錢莊出來。以後直接揣著銀票走就好,連錢都不用帶,那多好。不過現在不行,條件不夠。
所以李好想要自己用錢方便點,最好是那裡掙錢那裡花最好。當然,他現在的職位,就算不掙錢也能混到不少錢,不過李好顯然不太想幹這種事情。
另外隨著李好把一些菜式弄了出來,也隨著一些原本大唐沒有的蔬菜瓜果出現,李好現在的口味越發挑了。大唐原本的那些吃食,真的很難讓他再吃下去,就算不是掙錢為了自己吃他也得開酒樓。
再說李好去了茂州府後,他一樣有系統任務的,跟他去潭州府一樣,開發推廣新的菜式。這對於去蜀地的李好來說,完全就是搞美食送積分的活動,所以開酒樓這個是必須的了。
“還跟天然居一樣麼?”二郎現在的口味也叼了,雖然說要跟著李好去茂州府,但是那是知道李好身邊從來都不缺好吃的。如果沒有,估計這傢伙就沒那麼積極跟著李好了,以前府上的那些吃食,現在完全吃不下去了。
“不一樣了,那邊地方不一樣,人家吃的口味也不一樣。蜀地的人喜歡辛辣,跟關中人不太一樣。”去了蜀地如果不開酒樓,那簡直是對美食的不尊敬,川菜的份量可是鼎鼎有名。
這不是吹,川菜的歷史很悠久,秦漢時期就自成一派。只不過在辣椒傳入蜀地後和之前的川菜還是有些分別而已,雖然辣椒這個時候還不是大部分地方有,但是在蜀地這邊的口味依然是偏麻辣,這在歷史都有記載。
只不過沒有辣椒的時候,他們用的是別的食材來代替辣味,有了辣椒以後,川菜在麻辣的口味上面越走越遠。而這個時間段,如果李好不過來的話,大致要等到清末去。現在李好來了,川菜也要發生改變了。
川菜的統稱是四#川菜餚,是東方特色傳統的四大菜系之一、也是東方八大菜系之一。不過實際上川菜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區分,比如川西地區以成都官府菜、眉山菜為代表的上河幫川菜。
川南地區以自貢鹽幫菜、內江糖幫菜、瀘州河鮮菜、宜賓三江菜共同為特色的小河幫川菜,川東地區以重慶江湖菜為典範的下河幫川菜。三者共同組成川菜三大主流地方風味流派分支菜系,代表川菜發展最高藝術水平。
川菜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博採眾家之長,善於吸收,善於創新,享譽中外。
這個菜系以家常菜為主,取材多為日常百味,其特點在於紅味講究麻、辣、香,白味鹹鮮中仍帶點微辣。代表菜品有魚香肉絲、宮保雞丁、水煮魚、水煮肉片、夫妻肺片、辣子雞丁、麻婆豆腐、回鍋肉、東坡肘子和東坡肉等。
經典菜品有:棒棒雞、泡椒鳳爪、燈影牛肉、廖排骨、口水雞、酸辣土豆絲、香辣蝦、尖椒炒牛肉、四川火鍋、麻辣香水魚、板栗燒雞、酸辣海蜇頭、辣子雞、香辣小龍蝦、椒麻浸鱸魚、麻辣鱔魚、麻辣牛柳等。
另外川菜和湘菜的區別,大概就在於一個麻字。李好在潭州那邊推出了湘菜,在茂州這邊推出川菜也是應有之意了。
“辛辣?是不是用了小郎君弄的那些辣椒醬的原因?”二郎現在見識可不少,特別是對於吃食這塊。天然居現在大部分菜式都是西北菜為主,偶爾會有些別的菜系的菜出來。
所以辛辣的菜二郎也吃過,知道一些。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在沒有辣椒之前,辛辣的食物一般用的是姜蒜和花椒來調味,並不是辣椒。
“不是,辣椒現在也只有我們的莊子和潭州那邊有,其他地方種的很少,哪有那麼多的辣椒?”李好聽後笑道,他莊子那邊種的辣椒現在已經開始有產出了,成了長安城最好賣的菜之一,儘管價錢不菲,卻依然難以滿足長安人民的需求。
所以這邊的辣椒自然沒辦法提供到其他地方去,同樣的還有潭州那邊的產出,那邊的人吃了辣椒之後就喜歡上那種味道了,自己家裡吃都不夠,自然也沒辦法售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