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3/4 頁)
東吳的有生力量。
四周的火槍兵零零星星的射擊,實際上不是為了殺傷東吳軍,而是為了壓制他們,使他們聚在一起,防止他們擴散開來。如果這些東吳兵滿大營跑,要全部殺完他們就要大費周章了,如果他們到處放火,蜀軍損失必然很大,第二師就是個好例子。
不過中軍已經有了防備,顯然不會重蹈第二師的覆轍。這第二個坑洞出來時,馬上就被發現,馬上就被火槍兵包圍,一個個東吳兵都無法離開坑洞30步的範圍,更無法到處去殺人放火。雖然他們也用弩箭到處射擊,甚至用火箭企圖在大營中放火。
不過蜀軍早有防備,弩箭射來,火槍兵就退到遠處再開槍反擊,反正火槍射程怎麼都比弩箭遠,還有些用盾牌或其他事物做掩體,和東吳軍對射。火箭來了,也有專人負責滅火,而且,火箭射程畢竟有限,就算燒也只能燒到很小的範圍,在滅火隊的管理下,火勢沒有蔓延開去。
總之,東吳軍新開的這個坑洞對蜀軍造成的損失大大小於第一個坑洞帶來的損失。而劉厚的中軍親衛營,集中了最精銳計程車兵甚至是特種兵;最尖端的先進武器:馬弩、最新式火槍、各種新式炸彈、新式火炮等等。
遇到這些人和這些事物,你說,這些挖洞過來偷襲的東吳兵是多麼的不幸,多麼的杯具啊。劉厚立在高處,用望遠鏡觀看著戰場,戰場上的形勢很快就發生了變化。
蜀軍停止了稀稀落落的打槍,並且推出來五門火炮。這些炮和蜀軍原來用的那十門小口徑銅炮完全不一樣,這種炮很短很短,而口徑卻很大,遠遠看上去就像一個石臼,因而,這種炮就叫臼炮。
這種臼炮口徑足足有一尺(約230毫米),射角大、初速低,是一種高弧線彈道的滑膛火炮。這是蜀軍的新式火炮,由於身管很短,所以重量也輕,攜帶更方便。其射程近,彈丸威力大,主要用於破壞堅固的工事。
這個時候使用它們正適合不過,它們可以將直徑一尺的開花彈拋射到幾百米外的東吳軍中去,那是怎麼樣的一種場景呢?答案很快就揭曉,炮組人員很麻利地完成了裝彈、調整諸元的工作。
每門炮的炮組人員當中都至少有一個是學院的畢業生,他們負責計算彈道。劉厚當初只是傳授了一些拋物線的知識給左慈,這些年,一些數算高手已經發展出來一門彈道學的學科。雖然後世的彈道學很複雜,遠不是初速度、拋物線、空氣阻力那麼簡單。但是,這些數算高手經過大量實驗驗證,找出一些常數出來,用這些常數將大量未知因素囊括在內,在實際應用中還是很精準的。
這不,這五門臼炮第一輪發射就有2顆炮彈落在東吳軍中,有三顆被打偏了,幸好蜀軍瞭解臼炮的情況,預先躲得遠遠的,才沒有傷到自己人。
調整了射角後,第二輪發射,已經有四顆炮彈在東吳人群中開花了。一尺口徑的開花彈在密集的人群中爆炸,其造成的殺傷力非常驚人。在爆炸中心十幾米內幾乎沒有一個人還能站立,三十米內的人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
五門臼炮只轟炸了三輪,就不得不停止了,因為在坑洞附近的東吳兵只剩下稀稀落落的一百來人還能站著。這些人分佈得太鬆散,彼此間距離太遠,繼續使用開花彈這種群殺性武器顯然太浪費了。
於是,趙統讓臼炮停止射擊,轉為讓火槍兵收拾殘局。趙統揮揮手,第一連計程車兵紛紛從掩體後出來,列隊在坑洞50步外,排成一個半圓,然後在連長口令下,統一舉槍、瞄準。
“砰砰砰”的槍聲響起,只兩輪射擊,剩下還站著的東吳兵也全部倒地。這時候,爆破組出動,他們一手提著盾牌,一隻手提著炸藥包,快速衝向坑洞口,炸藥包已經點燃,引線嗤嗤地冒著白煙,看上去煞是恐怖。
地面的上千東吳兵被收拾乾淨,依然有東吳兵從坑洞中探出頭來,並用弩箭四下射擊。五名爆破隊員一邊用盾牌抵擋著這些弩箭,一邊衝向坑洞口。到了坑洞口還有7、8步遠的地方,奮力將炸藥包扔向坑洞口,然後也不看結果,只管亡命往回跑。
第二十五章 會打洞的不止有你
第二十五章會打洞的不止有你
話說劉厚召集眾將商議破城之策,可是面對一座如烏龜殼一樣的雄城,各人都一籌莫展。眾人也提出了一些意見,就連兀突骨這個粗人也出了個餿主意,可是商量來商量去,最終也沒有得出一個能拿得出手的辦法來。
商議到最後,又繞回了起點,還是覺得唯有挖地道才是一個相對靠譜一點的辦法,其他方法皆為風險大、預計會損傷慘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