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帝說出這樣的話,一定會以為皇帝想削自己的兵權,想將自己調回成都任學院教授,從此遠離權力中樞,成為一個教書匠。
不過關公沒有這樣考慮,他很信任這個侄兒,正如劉厚也很信任他一樣,所以,他聽到劉厚的話後,提出他在荊州任職,不方便到成都去授徒的問題。
果然,劉厚聽後道:“二叔莫要擔心這點,我們可以在荊州設立大漢龍騰學院的分院。到時候二叔就近在這個荊州分院授徒即可。也不用天天去,抽些空閒時間去就行了。
不但是二叔的絕世武功,還有二叔行軍佈陣的軍略、兵法等都可以教授給學生。如此一來,不用幾年,我們大漢就可以多一批將才出來,到時候何愁大漢不能再創輝煌。”
“呵呵,好,好,這沒問題,陛下儘管在荊州建立分學院,二叔有空一定去教教那班兔崽子怎樣打仗。”關公老懷大慰,撫著那標誌性的長鬚呵呵笑著道。
成都建立大漢龍騰學院後,蜀軍中的名將輪流到學院教授行軍打仗的知識,黃忠、趙雲、馬超等都在學院中上過課。到學院去當教授已經成為蜀軍高階將領群中的一種潮流,也是一種榮譽。如果你沒在學院中當過教授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名將。
但是偏偏蜀軍中最重量級的兩員大將關公和張飛因為長期在外地鎮守,卻一直沒有機會到學院去當一回教授。關羽對能到學院去講一回課,去為人師表一番很是期待,他經常羨慕趙雲等人教出了那麼多徒弟,可是現實卻不允許他那麼做,他必須在荊州鎮守,以保蜀國東大門的安全。
現在聽小皇帝說在荊州建立分學院,還請他去當教授,他高興壞了,馬上就滿口答應下來。劉厚見他答應也很高興,立刻召來了郭攸之,吩咐他安排人手儘快將這件事辦好。
兩人繼續閒聊著,突然聽到一個人在廳外大聲嚷嚷著道:“將軍!將軍!怎麼又關閉城門了呢?”沒多久,就見一儒生打扮的中年男子“蹬蹬蹬”地走進了劉厚和關公所在的會客廳。劉厚定睛一看,原來是行軍司馬王甫過來求見關公。
王甫本來叫得很大聲,誰知進來後見到劉厚也在,於是馬上收起了他的大嗓門,恭恭敬敬地對劉厚躬身行禮。
劉厚一句:“免禮,平身。”王甫就直起了身子,關公瞪著他道:“王司馬,何事喧譁?”
王甫看了劉厚一眼,道:“本來找將軍有點事要商量,既然陛下也在,就不耽擱陛下的時間了,甫晚點再找將軍吧。”
關公一眯他的丹鳳眼,兩眼隱露精光,喝道:“混賬,難道你有什麼見不得光的事情要說嗎?有什麼事是陛下不能聽的?有事就快說,有屁快放,別婆婆媽媽的。”
王甫支支吾吾道:“這……也不是什麼要緊的事,何必煩擾到陛下。”
“王司馬有事但說無妨,朕現在也是閒來無事,說不定有事情朕還可以幫著參詳參詳呢。”劉厚見關公的手下來向關公請示工作,本來也不想多管閒事的,聽到王甫吞吞吐吐,倒激起了他的好奇心,於是也開口讓王甫趕緊將事情說清楚。
“遵命!陛下,其實也沒什麼大事,就是臣剛才見到所有城門都緊閉著,而現在還沒到關城門的時間,進出城的百姓和客商非常多。此舉恐怕會給百姓和客商帶來很大的困擾。
要知道前段時間,東吳水軍陳兵於邊界處,很多商船都無法透過該段水路,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對東吳的進出口業務。
尤其是食鹽,這段時間都運不過來,對國內影響很大。要知道我國的食鹽基本上都是從東海運到我國來販賣的,東吳人這麼一卡,只剩零零碎碎一些走私偷運的小批次私鹽還能偷運過來,光明正大用大船運輸過來的食鹽一粒也沒有了。
受這件事的影響,國內的食鹽價格已經一翻再翻。幸好有賴陛下洪福,用水雷將東吳艦隊驅逐。眼看兩國的貿易往來就要慢慢恢復了,誰知道現在又關閉城門,這讓那些商家怎麼看啊?他們好不容易等到邊境安靖,還以為能將生意做起來,誰知又迎來城門關閉,他們的生意必然再度受影響。
長此以往,如果老有這麼多不穩定因素,客商會覺得荊州再也不是個可以安全經商的環境,保不準其中很多客商以後就不來荊州經商了。”
關公丹鳳眼一瞪,喝道:“管那些客商幹嘛?他們不來就不來,有什麼要緊的。”
“將軍,話不能那麼說,因為東吳水軍的影響,這段時間,我們的稅收已經減少了一半,如果關上城門,稅收必將繼續減少,到時候我們拿什麼去養活這十幾萬的大軍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