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雙方可以按照老規矩,我們出人他們出錢,但是,陛下仁德,知道東吳這幾年也不容易,估計國庫也已經不是很充盈了,那麼我們這次可以不要他們的糧餉。
他們不出糧餉也可以出點人嘛,他們的人打仗不行,但是搞搞運輸、保障後勤還是可以的嘛。我們只要他們提供五萬的青壯用於後勤保障就行了。
我們大漢的勇士衝殺在前面,和敵人拼命,他們的人只不過是在後面出把子力氣搞搞運輸而已,這分明是他們佔了大便宜嘛。”
聞言,在場的大臣們都倒抽了一口涼氣,這郭攸之還真狠,也虧得他敢想,他嘴上說得輕鬆,好像真的是蜀漢吃了大虧,東吳人佔了大便宜一樣,實際上面厚心黑至極。
這一下子就向東吳人索要五萬青壯,估計東吳的田間連找個青壯年人插秧都難了。要知道前段時間劉厚可是剛消滅了幾十萬的東吳軍隊,這些都是青壯啊,而東吳為了維持國內的統治,只能繼續徵兵,使得軍隊的數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這樣一來,民間剩下的青壯年就不多了。現在的東吳,徵兵比例已經遠遠超過十徵一的程度,要知道這裡“十”這個人口基數不是單指青壯年,而是指所有人。
不是每十個青壯年抽一個人出來當兵,而是每十個人,不管老幼,不管男女的每十個人就要抽一個出來當兵。這樣也使得東吳的軍隊現在出現一些只有十一、二歲的娃娃兵,也出現一些年過半百的爺爺兵。
ps。今早趕了兩千字出來,下午馬上要出發去東莞了,晚上估計沒得更新了,大家將就一下看吧,希望明天有時間最少碼兩千字。
第一百五十七章 勞動力短缺
第一百五十七章勞動力短缺
上回說到,劉厚改口解釋說不是將炸#藥包改成小鳥的形狀,而是簡簡單單印個小鳥圖案上去而已,哪知道黃月英根本不買賬,她聽了劉厚的解釋後哼來一聲道:“哼!多此一舉。”
劉厚訕訕的笑了一下,也不和她計較,轉而說:“對了,諸葛夫人,我可以在炸#藥包中放些鐵釘、碎鐵片等,以增強殺傷力。”
黃月英道:“隨便你,這些殺人的事情我可管不著,你隨便吩咐炸#藥包生產車間做就行了。”
劉厚又道:“諸葛夫人,麻煩你研究一下怎麼樣提高它們的射程,另外,還有精準度問題,夫人可有辦法提高他們的精準度?可否用絞盤來牽拉兜籃,這樣既可以拉動更強力的彈簧,實現更遠的射程,還可以使拉好的彈簧固定不動,避免受到人力因素的影響而晃動,為解決精準度問題打下基礎。”
劉厚教授了左慈簡單機械原理,左慈又在學院中將這些物理知識傳播出去,黃月英這種機關大師肯定是有學習的,絞盤、滑輪組這種簡單的東西她不可能不會。
“臣妾何嘗不知道絞盤和滑輪組的好處,但是你又要方便攜帶又要可拆卸還要拆裝方便,如果用上那些複雜的機關,還怎麼滿足你那麼多的要求?要不你以為臣妾一個研究機關學的會設計出如此簡陋的裝置嗎?”黃月英沒好氣地道。
劉厚汗顏,自己之前還覺得這套大彈弓結構那麼簡單,基本上沒什麼機械部件在裡面,拿出這樣的作品,怎麼看都不符合黃月英這種機關大師的身份。看來是自己沒考慮全面啊,這種拋射裝置,第一個要滿足的要求就是方便攜帶、拆裝方便,如此一來,還真沒什麼好辦法可想來。
只聽黃月英又道:“你想要威力巨大的拋射裝置,用拋石機不就好了,聽說馬均的連發拋石機也已經研製出來來,不過體積巨大,幾匹馬也拉不動,你要不要?”
“呃……”劉厚無語。馬均研製出連環拋石機劉厚也知道,不過那傢伙實在太大了,移動很不方便。現在馬均正在致力於將它小型化,還有就是研究怎樣讓它能方便移動。
“算了,算了,就當朕沒有說過吧。”劉厚覺得黃月英說得真的很有道理,他竟然無言以對。
給炸#藥包加碎鐵片、鐵釘、鐵丸子的工作很簡單,關公安排人手很快就弄了一批出來。倒是後勤運輸壓力問題不好解決,連年戰亂,青壯年大量損耗,如果過多抽調民間的青壯,會大大的影響到農業生產,繼而導致糧食短缺等一系列問題,每個統治者對此都不得不重視。
沒辦法,劉厚只得又聚集一干文臣武將商討對策。可是大家還沒提出解決的意見,郭攸之反倒又先提出一個問題:“陛下,因為火箭彈和這種憤,憤怒的小鳥用的炸#藥包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火#藥,現在火#藥的產能已經跟不上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