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1/4 頁)
樊友這個人沒什麼名氣,而且膽小怕事,政績平平。劉厚對他不是很瞭解,他和劉厚自然也算不上親近。劉厚不知道他的態度怎麼樣,不過既然是內戰,那就不能像在別人的地盤征戰那樣,一上來二話不說就開打了。劉厚決定先禮後兵,先勸降,不行再打。
於是,劉厚親自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讓親衛送到城下,讓守城的將領轉交樊友。
信裡無非是重申了自己的正統地位,批評了許靖、吳懿等人亂命,謀朝篡位的卑劣行徑。同時,宣告自己已經得到關公、張飛、諸葛亮、龐統、趙雲等一干重臣的支援,並且登基為帝。
劉厚號召樊友莫要助紂為孽,而應選擇效忠於自己,共同為重振大漢輝煌做出貢獻。樊友看一看劉厚的這封信,再看看城下軍容整肅的大軍,自己哪裡還有得選擇?
現在是形勢比人強啊,不歸順,自己城裡那點人馬,根本不夠人家塞牙縫的,抵抗是死路一條。歸順的話,人家新皇帝都說了,“共同為重振大漢輝煌做出貢獻”,那就是說自己不但不用死,還可能可以繼續當官。
於是,他哪裡還敢猶豫,馬上正了正衣冠,叫人*大開城門,親自出城迎接劉厚。劉厚帶領人馬入城休整了一天,仍然讓樊友做宜都太守,自己則帶領人馬繼續西行。
這一下,劉厚暗暗佩服諸葛亮的老謀深算了,他讓自己儘快稱帝這一招果然好用,站在大義的名分上,比較容易讓天下歸心。這不,第一次剛小試牛刀就成功了,劉厚對前景充滿了自信。
可是,他沒有想到,困難來得那麼快。繼續行軍沒多少天,大部隊就到達了白帝城。要說宜都戰略位置重要,白帝城比它更重要。
白帝城位於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東依夔門,西傍八陣圖,三面環水,雄踞水陸要津,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這裡地勢險要,難攻易守,可是,這裡又是入蜀的必經之地,要去成都,這裡就不得不攻。劉厚心裡還存著一點希望,希望白帝城的守將能像宜都的樊友一樣,一紙書信就開城歸順自己。
正當劉厚虎軀一震,正想照貓畫虎再寫一封勸降信時,手下來報,他們已探明白帝城的守將是劉封。劉封?聽到這個訊息,劉厚失神了一陣。
劉封是誰?劉封是自己的義兄啊,是劉備收的義子。當初關公大敗,逃回荊州途中被圍在麥城,曾經遣廖化突圍向駐紮在上庸的劉封、孟達求援,二人以上庸新定為由,拒絕支援。
要不是劉厚後來派趙雲去接應關公,關公就要領飯盒了。
後來劉封被劉備捉拿回成都,一直關在天牢裡。劉厚並不知道,許靖等人已經使計將他救了出來,現在竟然將他放在白帝城這麼重要的戰略位置鎮守。
蜀國既然沒有丟掉荊州,那麼白帝城就是內地城市了,無論它的地勢多麼險要,戰略位置多麼重要,這個時候也變得無關重要了。
可是,成都政權仍然將劉封擺在這裡,目的很明顯,就是想讓他防範劉厚入蜀了。
劉厚知道劉封對自己有成見,當年劉備立儲前,曾經問過關羽、張飛等人的意見,要不要理劉封為太子,可見,劉封曾經也是太子之位的有力競爭人選。後來因為關羽、張飛等人強烈反對,劉備最終才立了親生兒子劉禪為太子。
所以,劉封和劉厚存在競爭關係,而且這種競爭關係很要命地還是關係到皇位的,自古以來,凡是涉及皇位之爭都是殘酷無比、血腥異常。他不但恨劉厚,連關公、張飛也恨上了,而且是恨之入骨,否則當年就不會看著關公被圍困而不救了。
可想而知,劉封有多恨劉厚,作為皇位之爭的正主兒,劉封對他的仇恨程度比對關公、張飛的仇恨程度高了幾個數量級。劉封無時無刻不希望能置劉厚於死地。許靖、吳懿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派他來鎮守白帝城,有了上面所說的仇恨,他們不愁劉封不出死力。
劉厚也知道兩人的關係無法挽回,兩人名譽上是兄弟,實際上是死敵,多說什麼都是沒用的。所以,劉厚乾脆連勸降信也不寫了,將才寫了幾個字的紙張團成一團,隨手扔到垃圾筐裡,負著手在背後,辦成一個大人模樣,在軍帳中走來走去苦思對策。
可是,這種情況下,他什麼對策也想不到,只好名人去請郭攸之和眾將請過來,他要開個軍事會議,商討一下怎麼打這白帝城。
第五十三章 樂極生悲
第五十三章樂極生悲
六月天,烈日炎炎,四周蟬鳴不斷,這處水潭有大樹遮陰,溪水潺潺,顯得格外陰涼。這裡的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