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3/4 頁)
他們一直以來,在軍隊做出的貢獻的一種獎賞,到第七團繼續服役是一種退居二線頤養天年的好方法。
二來嘛,也是讓他們繼續發揮餘熱,將自己的豐富經驗傳授給新兵。畢竟hong軍是一支新式軍隊,專業化程度比較高,士兵要學的知識比傳統部隊多得多,這個時候,有個老兵帶著,是很利於新兵成長的。
尤其是在團長也算是個新兵的情況下,他本身都需要學習hong軍中一切的規矩,就更需要依賴這些老兵來教導新兵了。當然,用這些老兵作為基層軍官,也是劉厚控制軍隊的一種手段,因為這些老兵可以說都是絕對忠誠於自己的,所以,就算武大牛想叛變也不可能找到人跟隨他。
在這段時間,劉厚除了整合軍隊外還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炸礁石。長江河道中有很多地方都有險峻的礁石,它們很容易導致過往的船舶觸礁,導致船毀人亡。
上次劉厚坐“荊州號”回成都後,曾經令人炸掉一些礁石,不過還是有些較大的礁石沒有被清除。這次如果要運兵去成都,需要透過的船隻比較多,這些礁石依然存在較大的風險,劉厚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打算再多炸些礁石,將河道清理乾淨一點。
炸礁石就要用到水底炸#彈,正好這次在白帝城繳獲了大批火#藥,劉厚讓隨軍工匠加班加點造了一批水底炸#彈出來。
水下炸彈的製作並不難,首先取一陶罐,在裡面灌八成滿的火*藥,之所以只裝八成滿,是因為剩下的空間要用來放置引線。
引線用特殊的方法盤在裡面,使其能順利按順序燃燒而不是串連到旁邊去。
這並不難辦到,畢竟hong軍工匠現在連水玻璃這樣的防火材料都有。只需做個泥盤,將引線盤在裡面,必要是再在相鄰引線的間隔處塗上水玻璃,這樣就可以做成一盤不會串燒的引線了。
根據引線的長短,可以調節爆炸時間,最長的甚至可以將爆炸時間定在半個時辰以後。所以,這個陶罐既是水下炸彈,又是定時#炸彈。
將要下水前,先將引線點燃,迅速將陶罐密封,做好防水處理,然後由水鬼(潛水員)將陶罐帶到水下,安置在起爆點,人員迅速撤離,靜等引線燃盡爆炸就是了。
引線是用紙捲了些火#藥在裡面做成的,而火#藥的燃燒是不需要從空氣中獲取氧分子的。硝石(硝酸鉀)裡可以提供氧原子,供給這個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所需氧。所以,在密封的罐體中或者在水下,火#藥的爆炸不會因為缺少氧氣而受影響。
安置炸藥這一個步驟很簡單,最困難的是確定安置炸#藥的位置。這需要大量的水鬼潛入水底去偵察去尋找在礁石底可以安放炸#藥的位置,必要的時候,還需要在光滑的礁石上鑿個洞出來用以安放炸#藥。
這個過程就非常困難了,人本來在水底停留的時間就短,水中阻力大,鑿東西非常困難。這個時候只好使用人海戰術了,就是很多個水鬼輪流下水,每個人鑿幾下,力竭之後就上岸換人。
為了能讓他們在水裡停留的時間長一點,劉厚讓工匠用豬尿泡(膀胱)做了些氣囊,他們每個人背幾個氣囊下水,就可以在水裡換幾次氣。
後來劉厚覺得這樣還是不夠,只能換幾次氣,他們在水裡停留的時間也不過是十幾分鍾,還是太短了,於是,他讓人將長竹竿裡面的節全部打通,做成一條中空的管子,再在一端的末端套上一個銅吸頭。
這個吸頭一頭套在竹竿上,一頭打橫伸出來,出口做成拇指粗細,正好適合含在嘴裡。這樣一來,這些水鬼在水下時,就可以透過這個吸頭中源源不斷地吸取水面上的空氣,因為這條竹竿的頂端是露出水面的。
當然,他們得先學會用嘴吸氣,用鼻子呼氣的技術,如果他們還是用嘴將廢氣撥出來,那麼二氧化碳就會積聚在竹竿裡,他們下次吸氣時,就會吸進這些廢氣。
有了這些竹竿供氧,工程速度大大加快,紅軍前期在東吳俘虜了很多人,東吳人很多都會水性,劉厚讓人從軍中選擇水性特別好的人出來做水鬼,另外,還重金禮聘當地的艄公、船家做指導。
這些長期在附近水道中討生活的人,對河道的情況最熟悉,哪裡有礁石,那個最危險最容易觸礁他們一清二楚。hong軍的爆破隊根據他們的指引,有的放矢地選擇爆破的目標,使得清理速度大大加快。
這些事情使劉厚在白帝城足足耽誤了十天,十天後一大早,彩雲滿天,一切準備停當,劉厚帶領部隊辭別白帝城,重新踏上去往成都的征程。
首先出發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