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2/4 頁)
來,斷然沒有一攻城受挫就退兵的道理,現在這樣做,一定有陰謀。
謹慎起見,他不敢馬上就出城最追擊,而是派出大量斥候,搜尋、最終劉禪大部隊的行蹤。可是,斥候回覆的結果令他大吃一驚。他這個經常被父皇和群臣誇到天上有地下無的義弟,似乎真的因為自己守禦的城池太牢固了,而選擇繞路而走。
起初劉封還懷疑這是劉禪的誘敵之計,可是,斥候一直尾隨著hong軍大部隊,眼看他們佔領一個一個縣城,最後進入了巴東郡城,劉封才相信,自己這個義弟真的繞路走了。
劉封那裡肯就這樣放過劉厚,他在確定劉厚繞路入蜀後,當即點起城中大部分兵馬,幾乎傾巢而出打算尾隨hong軍,伺機在關鍵的時刻襲擊其後路,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他萬萬沒有想到,他想偷襲人,人家早就想偷襲他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頂多是那隻螳螂,黃敘才是那隻黃雀。
黃敘早就派遣斥候化妝成各式百姓的模樣,散佈城外,監視著白帝城各個城門,論到斥候的本事,劉封手下和hong軍相差太遠了。
劉厚非常重視情報工作,不但有“中情局”這樣的專門情報機構,就算軍中斥候也非常精銳、專業。軍中有一套嚴格的斥候挑選、培養、晉升機制。所有斥候都是百中挑一的好手,入選後還有專門的培訓機構對他們進行培訓。
他們可以從中學到身為斥候的各種本事,如潛行、野外生存、搏鬥、馬術、射擊、各種軍械的使用、暗語、化妝、角色扮演、心理素質、怎樣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從他們口中套取情報、訓練觀察力等等。這樣的斥候已經脫離了這個時代斥候的範疇,已經向007的方向發展了。
所以,劉封派出來的斥候沒有能發現黃敘的斥候,而黃敘的斥候在他們一出白帝城就已經知道了他們的身份。
在這種情況下,hong軍想讓這些白帝城斥候看到什麼,他們就能看到什麼,不想讓他們看到什麼,他們自然就看不到什麼。劉封的斥候偵察到hong軍大部隊的情況屬實,hong軍大部隊的確已經繞路到了巴東。
但是,他們所不知道的是,hong軍還留了黃敘一部埋伏在附近,靜靜等候著劉封的到來。
黃敘和他的第三團擅長潛伏,他們一早就在劉封必經的山路周圍隱藏起來。白帝城有四個城門,他們怎麼知道劉封會走那條路線呢?其實很簡單,因為黃敘知道,劉封一定會追蹤hong軍大部隊的行蹤,於是,他們就在進入巴東的必經之路上尋一處險要之地設伏。
劉封果然如預料之中那樣,一路追著hong軍行經的路線走,在劉封看來,這樣做完全沒有問題,因為他的斥候回報,現在hong軍主力在巴東郡城,而前路上一路暢通,沒有發現有兵馬埋伏。
很快,劉封領著大部隊來到了秭歸。秭歸為大巴山、巫山餘脈和八面山坳合地帶。境內地形起伏,層巒疊峰,地勢為四面高,中間低,呈盆地形。
也就是說,這裡到處都是打伏擊戰的好地形。一般的大將在這樣的地形中行軍都會小心謹慎,按照劉封平時的性格,進入這樣的地形應該引起他足夠的重視才對。
可是,劉封早已被仇恨衝昏了頭腦,加上過於信任斥候的訊息,竟然沒有將部隊分批緩緩透過,而是拼命催促部隊加快腳程,在沒有做任何防備的情況下全軍貿然進入山林中。
劉封一馬當先騎著高頭大馬沿著香溪河畔一路走到樂平裡1,這樂平裡是一個大大有名的地方,乃是一代愛國詩人屈原的誕生地,這裡流傳著很多傳說。其中一個傳說叫“回龍鎖水”,這個傳說是這樣的:
相傳屈原被疏(疏遠、冷落),回到故鄉樂平裡躬耕玉米田。不久,秦國揮師攻打楚國。楚王焦慮,急忙派人召見屈原。就在屈原返朝時,天空突然雷鳴電閃,大雨傾盆,轟然一聲巨響,樂平裡出口處萬丈高的巖壁,天崩地裂般從空而降,一條長八百米、寬五百米的飛石巨龍橫亙於河中心,阻斷了樂平裡。
鄉親們目睹這一情景,都說這是蒼天有眼,不讓屈原再受奸佞迫害。但屈原愛國心切,決意返回。這時天空又響起幾聲巨雷,把阻河處劈開一道口子,屈原這才揮淚告別家鄉人民,向郢都進發。後來,回龍鎖水便成了歷史遺址,也成為了樂平裡八大景觀之一。
之所以說這個傳說,不是為了懷念屈原,也不是為了讓大家欣賞風景,而是為了說明回龍鎖水這個地方地勢有多麼險要。簡單來說,這個地方就是兩座高山中間夾著一條小河。小河邊上有一條小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