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第3/4 頁)
之繼續道。
劉厚和費禕兩人腦海中不由自主地出現了高定和他那支前鋒部隊的影子。這幫人,最近也閒了很久了,也該給他們找點事做了。畢竟就算一條底褲,一張紙巾,也有它的用處的。朝廷應該學會廢物利用嘛。
想到這裡,劉厚嘴角露出一絲陰笑,看得郭費兩人都打了個冷戰。
“最理想的狀態是,我們可以瞞過所有的人,快速行軍到南嶺古道,並且快速拿下古道里的關卡。當然,我們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那就是提前被步騭發現。
畢竟此去路途遙遠,大軍行動很難隱藏行蹤,萬一被步騭提前發現,我們就不得不面臨和吳軍野戰的可能。不過不用擔心,按我的計算,只要野戰,吳軍必敗,如今我們已有七千火槍兵,還有3萬藤甲兵,區區步騭必定奈何不了我們。
所以,吳軍最好的下場就是龜縮在城池中,眼白白看著我們穿州過省而過而無可奈何。我們也無需急著攻佔城池,統統繞城而過,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南嶺,將古道全部控制住,這樣一來,關門打狗的計劃就完成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就看怎麼打狗了,還有要把門關緊一點,防止其他野狗進來搶食。”郭攸之道。
“高,實在是高。”劉厚豎起大拇指有些狗腿地道。然後瞬間又變成一本正經,有點曹操範地道:“郭先生之策,正合孤意。”
“呵呵,其實說是兩條狗,打的主要還是步騭,只要將步騭收拾了,士燮不值一提。到時候可遣一員上*將,帶領少數兵馬,威迫士燮,相信他很有可能再像投降東吳那樣,轉投我大漢。”郭攸之繼續道。
“好,費先生還有什麼補充,如果沒有,那我們大方向就這樣定了。下面就是按照這個大方向制定行動的細節。”劉厚道。
“太子殿下,這南嶺一共由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座山組成,所謂的南嶺古道就是這五座山之間的狹長通道,但是,此五座山跨度很大,五條古道也很分散,我們要一一佔領恐怕難度不小,再說,駐守兵力也不足。”費禕用手在地圖中五條古道中來回比劃著道。
言罷,劉厚和費禕都看這郭攸之,看他怎麼解釋。
“文偉無需擔心這點,所謂的南嶺五山其實東到閩越國(福建武夷山),西到零陵、桂陽。其中三條古道都在閩越和零陵、桂陽當中。零陵、桂陽目前尚在關公治下,可保無憂也。
至於閩越,尚未完全歸服東吳,孫權斷然不敢從閩越借道進入嶺南。就算他們敢從閩越進入嶺南,也是兜了個大圈子,必定耗費時日,等他們到來之時,嶺南局勢早就穩定下來,到時候,不過是關門再打另一隻狗而已。”郭攸之得意地撫著頜下短鬚道。
“如此一來,我們只需控制梅關古道的橫浦關還有騎田嶺道的陽山關和湟溪關即可防止東吳大軍南下。”郭攸之指著地圖中這三個關卡一一對劉厚和費禕解釋道。
“太好了,那就這樣定了,我們蟄伏了那麼久,也是時候亮出我們的獠牙了。下面我們商量一下進軍的路徑吧。”劉厚道。於是,郭、費兩人又將腦袋湊過來,研究這那張劉厚怎麼看怎麼彆扭的地圖,尋找著最佳的行軍路線。
章武2年春三月(222年),hong軍經過小半年的整編、訓練已經大變樣了。火槍兵的規模已經擴充套件到七千人,擴充套件的主要原因是成都工業區在這段時間內陸陸續續運來一些槍支,使得全軍可以裝備火槍計程車兵達到七千人,所以自然就算是七千火槍兵。
其實這支隊伍是一萬人編制的,不過剩下的三千人沒有火槍配置而已。但是他們的平時也有大量的使用槍支的訓練,他們其實也是合格的火槍兵。
限於裝備的不足,他們平時只能先用長槍或者刀盾了,萬一有敵人衝到火槍兵近前時,他們需要保護火槍兵。當火槍兵減員時,他們就可以接過他們的槍,隨時補充到火槍隊中,迅速成為真正的火槍兵。
除了這支火器部隊,劉厚手下戰鬥力第二強悍的就是藤甲兵,劉厚保留了三萬人的編制,這是也是由裝備數量決定的。他手頭上現在就有三萬套藤甲。
現在的藤甲軍早就不是和兀突骨統領時的那樣,使用像黑社會打群架一樣衝上去亂糟糟狂砍狂劈一通的作戰方式。他們現在訓練有素,進退有據,會佇列,會擺陣型,令行禁止,已經是一支合格的部隊。這都是趙雲的功勞,他練兵的確是個行家裡手。
藤甲軍的兵員早就不是原來的人,他們的組成成分有點複雜,有漢人,有原孟獲的手下,有原高定的手下,有原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