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第2/4 頁)
蜀軍也不著急,等有3、5個曹兵爬到梯子上時,就用一個前端是鐵叉的長杆,叉住梯子的頂端往外推。由於有幾個曹兵的重量壓在梯子上,通常要3、5個人才能推得動梯子。
不過一旦將梯子推過垂直位置,它就會失去重心,自己跌下去。在低矮處的還好,高處跌下來的不死也會骨折。這一天的戰鬥持續了接近兩個時辰,當蜀軍出動檑木滾石後沒多久,魏軍不得不敲響了銅鑼收兵回營。
蜀軍的弓弩手自然對著撤退的曹兵屁股又是一陣猛射,最後能逃回去的曹兵只有一、兩百人。
司馬懿對於今天損失了7、8百人毫不在乎,今天只是試探性進攻,目的就是看看蜀軍的反應,藉此評估一下城中守軍的戰力。現在看起來,蜀軍也不過爾爾,將領的指揮中規中矩,士卒的戰鬥技巧一般,士氣也不算高昂。
第三天,魏軍開始發動全面進攻,他們每3、5人頂著一個像倒扣的半截船形狀的木製品或者直接就是一塊大木板,嗷嗷叫著往城牆衝去。如雨的箭矢射向他們,大部分都被這些曹兵頭上的木板或半截船擋住了。只有少數倒黴鬼被射中腳倒在地上,當然,一旦倒地,脫離了木板的保護範圍,那麼他們就得永遠倒地了。
大部分曹兵都成功地衝到城牆邊上,這個時候,蜀軍的檑木滾石就下來。有半截船的曹兵是幸運的,他們頭上的木製品是尖頂的,石頭砸下來就順著斜面往下滾,這種結構顯然可以卸掉石頭下砸的大部分力量,使半截船不至於第一時間被砸壞。
當然,也只是暫時性不被砸壞而已,這些東西始終是木製品,多幾塊石頭砸上去,依然會被砸得四分五裂。即使這樣,這些東西也成功地為魏軍爭取到寶貴的時間。
這些簡陋的木製品使得曹兵在衝到城牆前的傷亡率大減,使更多的曹兵有機會捱到登上雲梯的那一刻。無數魏軍依附於雲梯而上,漸漸地,推雲梯的人手不夠了,有些雲梯來不及推倒,漸漸地就有魏軍從雲梯頂冒出頭來,就在他們只差一步就踏上城頭時就被等在垛口的蜀兵一槍捅個透心涼,然後“啊”的一聲慘叫著掉下城頭。
趙雲眼看著城池要守不住了,再這樣下去,很快就有曹兵登上城牆,到時候失去城牆保護的蜀軍就會出現大面積的傷亡,他再也顧不上其他,命令投彈手出動,將點燃的霹靂雷拋下城頭。
“轟隆隆”的聲音響起,城下的半截船、大木板、雲梯紛紛被炸得四分五裂。魏軍就像夏日底下的甜筒,剛才還高高的一堆,現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矮了下去,不斷消融,最後化成最底下的一灘水。所不同的是,他們不是化成雪水,而是血水。
今天,趙雲依然沒有出動火槍兵,依然將他們像菩薩一樣供在兵營裡。但是,今天出動了不少霹靂雷,這不是好現象。畢竟火器的數量是有限的,現在才是守城的第二天,自己的幾張皇牌就出了一張了。趙雲不禁為前景感到擔憂,同時也對曹軍的戰鬥力感到吃驚。
這一天,魏軍足足折損了三千人,在蜀軍出動霹靂雷後,不得不鳴金收兵。司馬懿仰天長嘆:“天不佑曹魏啊!蜀軍有此神器,天下何人能匹敵?為什麼如此神器不是曹魏為所擁有,而是便宜了這個編草鞋的大耳朵?”
第四天,魏軍沒有派人攻城,僅以弓弩射向城頭。趙雲也以弓弩還擊,雙方對射了三個時辰才收兵。蜀軍居高臨下,相同條件下,射出的箭更有力,射程也更遠。更重要的是,蜀軍是躲在女牆後透過射擊孔射箭的。劉厚在潘浚帶人重修城牆時,劉厚特意做了射擊孔的設計。
現在優勢就顯示出來了,蜀軍躲在城牆後,透過小小的射擊孔射箭。基本上除了眼睛外,蜀軍的射手全身都會被城牆保護著,除非是那種傳說中的變態神箭手,否則一般的弓弩手別想能射中蜀兵。
當然,也有個別倒黴的,真的被恰好從射擊孔或觀察孔飛入的流矢射中而一命嗚呼的。
更多的傷亡來自於箭矢的拋射。魏軍有些箭射得較高,越過了城牆後才進入拋物線的下降段,這些箭往往給在城牆上走動的蜀兵予一定的傷害。反而是緊貼城牆的人不容易受到傷害,這是城牆的陰影保護作用。
魏軍沒有像昨天那樣,瘋了似的想衝上城頭,趙雲鬆了一口氣,他巴不得天天這樣呢。這種對射,顯然對蜀軍很有利,雙方傷亡的交換比很可觀。然而,沒多久,他又皺起了眉頭,這不正常,魏軍採取這麼溫和的攻城方式,顯然不是想殺傷城頭的守軍,他們應該是在拖延時間,在等待某些東西。
他們到底在等什麼呢?趙雲陷入了沉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