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部分(第3/4 頁)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張星彩和關銀屏看的是熱鬧,玩得也很熱鬧,但是劉厚未曾上去點過一次炮,卻看出很多門道來了。
他發現這些炮的命中率低得可憐,大概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命中率,這還是那些有經驗的炮長親自出馬瞄準的結果了。
他瞅著銅炮看了半天,越看越覺得有點不自然,越看越覺得哪裡不對勁。思索了半天,終於恍然大悟,原來炮身上光溜溜的,沒看到準星和照門呢!
劉厚一拍大腿,對啊,怎麼就把這個給忘了呢。不但是火炮,火槍也一樣,都沒有準星和照門。
膛線對於準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過膛線不是說搞就能搞出來的,涉及很多技術因素,還有材料上、工具上的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
但是準星和照門可沒多少技術含量,準星設在槍口上方,照門在槍管的後緣,靠近眼睛的地方。照門的用法是讓射手的視線透過它對準準星,準星再對準目標然後開火,這樣就能形成三點一線用以瞄準,大大提高射擊的準確性。
後世的槍械一般還有一個表尺,照門是做在表尺上的,這個表尺是用來修正彈道的。因為子彈會受重力的影響,飛行路線是一條拋物線,子彈出槍口時和命中目標時會下降一定距離,這就需要槍口稍微抬高才能正確命中目標。
表尺就是透過提高或降低照門,從而使槍口略微降低或升高,從而對彈道進行修正保證命中率的。當然,實際的彈道是很複雜的,會受到重力,風向,溫度,溼度,地磁偏轉等因素影響,那些都是狙擊手討論的問題,在這個什麼都很簡陋的古代,我們只能僅考慮重力了。
甚至現在劉厚的火槍連這個表尺也不用了,因為射程太近,應用範圍很侷限,目前也就是50米這一個射程,所以只要做一個專門針對50米的固定式的照門就行了。
但是火炮不一樣,現在就有400米的射程,如果加上膛線,估計超過600米沒問題,即使是一公里外估計都還有一定的殺傷力。黑火藥槍炮,威力有限,飛行初速度不會快哪裡去,這麼遠的距離,彈丸在空中飛行的時間足夠長,那麼重力對他們的影響就需要認真考慮了。
舉個例子,後世81式自動步槍,在100米時子彈大約下落10cm左右。那麼,劉厚的黑火藥炮彈,飛行幾百米,其下降的距離就很可觀了。
劉厚想好了事情的關鍵,匆匆跑去找左慈,將照門、準星和表尺的事情交代了下來。左慈這段時間已經學過地心引力的知識,也學會了以一定初速度釋放一個物體後下落的拋物線計算方法,自然很快就理解了瞄準具的意義所在。
不過,劉厚不讓他按照計算的資料去設定表尺,原因是除了重力還有風阻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如果考慮全部因素計算難度將無法想象。他讓左慈安排人在各個距離上去做大量的實彈射擊,根據炮彈實際的下降量來設定瞄準具,這樣可以避免紙上談兵的情況出現。
至於膛線,劉厚也叫左慈儘快安排人去研製。但是這個事情也急不來,只能等研究所的研究員和工匠們慢慢去開發了。也幸好現在造出來的槍炮數量還不多,假如增加膛線是要重新回爐鑄造的話,劉厚估計就要哭了。
參觀的最後一站,劉厚帶她們去看了造船廠。這幾年劉厚派人到東吳籠絡了不少造船的人才回來,已經著手開始打造戰艦了。劉厚正是帶她們去看看船廠正在建造的大船進度怎麼樣。
這個時代的船都是平底船,和劉厚後世看到的大船很不一樣。劉厚雖然不懂得造船,但是對一些基本概念還是知道的,知道尖底船有其優越性。
劉厚根據從《加勒比海盜》等影片中看到的海盜船的印象,畫出了尖底船的大概樣子。從東吳挖來的造船匠師根據劉厚的提示,造出了第一艘尖底船模型以供測試。
其實這艘小船也不算模型,這個船約3米長,1米寬,已經可以乘幾個人了。但是,工匠們測試發現尖底船在江河上使用限制很多,和平底船各有優劣。
寬闊平坦的平底船能保持船舶吃水深度小,便於過淺灘,靠近沙洲停泊。適合在內河航行。
同時,一艘平底船和尖底船,在橫傾角相同時,平底船浮力作用點向傾斜方向移動的位移要比尖底船大,復原力矩也大。在此情況下,平底船沒有必要把重心配置得很低,且江河上風浪一般比海上小,用不著擔心船被風浪掀翻。
海洋的特點是水深海闊風浪大,小島礁石多,尖底船就容易破浪航行。有龍骨的尖底船在礁石上容易轉動,不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