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第3/4 頁)
星說道,“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兩顆帝星同現,天下必定爭鬥不休。又何來越來越好之說呢?”
“不錯,不錯,徒兒,看來這觀星之法你也已學得其中三昧。”老道士欣慰道。
“須知這萬事萬物均有個發展過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尤其是這天下大勢的變化,怎麼可能一撅而就。為師這一番推算也發現,這顆新帝星出現,不過是預示著天下大勢的一個轉機而已,其演變過程動輒需要十幾年、幾十年,而且必然不會一帆風順,九為陽之極數,九五之尊,是那麼好當的麼。”
“可是我覺得北方這顆帝星比南方那顆還亮啊,也就是說,北方的帝星比南方的更強大。但是聽你的意思,南方這顆新出現的帝星是天下大勢轉折的關鍵。為什麼你那麼看好南方的帝星呢?”小道童又問。
老道不厭其煩地解說:“你能看出這點已經殊為不易了,須知觀星一道博大精深,不但要看星象目前的情況,還要看出他們的變化趨勢,只有這樣才能算登堂入室。”
老道捋了捋鬍鬚繼續道:“易經易經,其精髓在於一個‘易’字,‘易’即變化之道也。天下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中。這星象也一樣,每天都有新的星星出現,也有舊的星辰消亡,星星的光芒有時變強有時變弱,我們觀星象不可不注意這些變化。”
老道吃完飯菜,抓起陶罐喝了一口水,接著說;“徒兒你留心看,這兩顆帝星目前都黯淡無光,主兩位帝君都處於贏弱無力的狀態。北方,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帝形同傀儡,這個很好解釋。南方這位,我們還不知道什麼狀況,但從他的光芒比北方帝星更黯弱來看,估計目前也還沒什麼權力。很可能是一個初生的勢力。”
“再看看這北方的帝星,雖然相對來說它稍微亮一點,但它有一種每況日下衰敗氣息。從之前的長時間觀察中我們也知道,它一天比一天黯淡,一天比一天衰弱。它就像日薄西山一樣,露出一種無可挽回的頹勢。反觀南方這顆帝星,一副欣欣向榮、生生不息的氣像,它就像一個生機勃勃的嬰兒,正在茁壯成長。它會越來越亮,遲早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遲早會大放異彩,照耀天下。”老道越說越激動。
“有嗎?”小道童露出迷惘的神色,“我怎麼沒看出來。”
“呵呵,”老道捋了捋鬍子,“你功力還沒到,短時間內還看不出來,你還要多努力。這些天,我們要持續觀看星象,密切留意這兩顆帝星的變化。”
頓了頓,老道又說:“你這就收拾行裝,我們這就下山去。”
小道童葛玄大吃一驚,“師傅,我們要去哪裡?你的辟穀丹還沒煉成……”
“辟穀丹不著急,以後有時間再煉也不遲,我們現在要去找找這顆帝星,我很好奇,想看看是何等人物。何況南方風雲際會,預示著即將發生大戰,死傷無數,我也要去看看是否能做些什麼。”
師徒兩人當晚就下了山,直奔南方而去。
且說劉厚隨著大隊人馬一路顛簸,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只知道坐夠了牛車又坐船,有時候還被抱著步行。
這一日,劉備攜家小一行到了江夏,而關羽分兵5000駐紮夏口。劉厚知道著名的赤壁之戰就要發生了,他雖然很想看到火燒赤壁那個波瀾壯闊的場面,但是他也知道以他現在一歲多的樣子,想什麼也是多餘的。
他知道大戰的結果,所以也不甚擔心,他現在關心的是他的生活質量問題。到了江夏,他終於忍不住了,他手舞足蹈地發出奶聲奶氣的聲音:“奶奶,我要喝奶奶。”甘夫人聽到他說話,開心地大叫起來,“快看,我們的阿斗會說話了!”
她很激動,抱著劉厚轉了幾個圈。劉厚心裡翻著白眼,“有什麼好稀奇的,一般小孩子到一歲都會說話的。”劉厚卻不知,不是每個小孩到一歲都會說話的,有些小孩語言能力發育得早,有些發育得遲,就算會說話,很多也是先發單音,例如先說“爸”或“媽”這樣的單音節,哪裡會像劉厚那樣一說就說出完整的有意義的句子來。
而阿斗正好是語言能力發育得比較遲的那種人,到現在1歲多了,還沒說過話。甘夫人驟然聽他說出一句話來,其驚異程度自然不用多說了。可惜趙雲征戰在外,如果趙雲在的話,一定不會那麼驚奇了,因為他已經聽過“阿斗”說話了。
當時情況危急,趙雲也無暇多想,後來想起,也不禁感嘆“少主年少多智,天生異稟,將來必成大器。”
劉備臨時安頓在江夏後,劉厚的伙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也不過是米糊,間或一些肉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