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部分(第3/4 頁)
蜀軍那幾萬人就如那擋在車前的螳螂一樣,到時候蜀國小皇帝還不是手到擒來嗎?到時候公公立下不世之功,陛下一定會歡喜異常。
王公公被他說動心了,活捉蜀國小皇帝,這是多麼大的功勞啊?這是多麼美好的將來的啊?司馬懿就像後世最出色的樓花銷售員一樣,擺出一張圖紙或者模型,用口頭描繪一個未來美好生活的模樣,就讓人不惜傾盡三代人積蓄的家財,甚至還要向銀行貸一筆要還一輩子的款,買下那連地基都還沒見到的夢中樓閣。
不得不說,這個宦官足夠的愚蠢,足夠的好愚弄,足夠的好大喜功,這才會被司馬懿忽悠到。一般人聽到司馬懿說其他將領不尊他將令誰會信?司馬懿身為魏國大都督,多次領兵作戰,而且戰績斐然,如果那些武夫不肯聽他的,他怎麼可能取得那麼好的戰績。
而且軍中最尊崇強者,尊崇能給他們帶來勝利的統帥,司馬懿仗打得不錯,手下的將領對他都佩服得緊,怎麼可能不聽他號令。
退一萬步來說,那些將領真的不聽他號令,難道他不會用軍法治他們的罪嗎?無憑無據打殺這些將領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如果有真憑實據,一個大都督要懲治手下將領還是完全沒問題的。更何況,司馬懿還有曹丕這張牌。
如果手下將領真的不聽將令,司馬懿就算不能懲罰他們,他不會上書朝廷,彈劾這些將領,請皇帝下旨訓斥、懲治他們嗎?用得著找一個死太監來出面嗎?
當然,這種可能性也很小,除非是曹氏族人中很重要的人物他才可能這樣做,司馬懿如果連一點小事都處理不了,動不動就要找皇帝哭訴,那他也太差勁了,太不勝任大都督這個位置了。
可是這個宦官深居宮中,根本沒有點軍事常識和政治頭腦,只是一個愚蠢且貪婪的蛀蟲而已,三言兩語就被司馬懿忽悠得三迷五道,暈乎乎、飄飄然地就同意了司馬懿的提議。
正文 第二百零九章 被賣了還幫人數錢
第二百零九章被賣了還幫人數錢
司馬懿忽悠住宦官王公公後,又悄悄寫了一封奏章,派人火速送回許昌,呈給曹丕。,。。奏章的內容是說,宦官王公公不懂軍事卻要胡亂指揮,一味逼迫將士出城和蜀軍正面野戰。
司馬懿在奏章的前半部分裡詳細分析了現在的敵我態勢,他說蜀軍擁有火器,殺傷力非常驚人,己方雖然有幾倍於己的兵力,但是如果放棄了堅城的掩護,而且和蜀軍野戰,根本無法抵擋蜀軍的進攻。
司馬懿關於雙方戰力的這些分析其實不是第一次呈報給曹丕了,之前朝廷中也有很多大臣質疑過司馬懿的固守策略,認為他坐擁二十多萬大軍,數倍於蜀軍的兵力,且龜縮在堅城中,實在是無能之極。很多大臣都以這個理由彈劾他,想請曹丕下旨嚴令他主動出擊。
司馬懿當然也就這種彈劾發出過書面的辯解,那些辯解之言和這封信的內容也差不多。司馬懿的這些分析非常中肯,充分說明他極具戰略眼光,對形勢的把握非常準確。
而曹丕因為試槍、試炮也見識過火器的可怕威力,所以對司馬懿的判斷很認同,加上他對司馬懿這個幫他奪得王位的老師很信任,所以才頂著朝中大臣的壓力,一直支援他。
司馬懿在這封的奏章後半部分說,宦官王公公自稱握有皇上的密旨,可以號令三軍,他越過自己,強行要各支部隊的主將聽其號令。
這個王公公還打算召集各支部隊的主將,直接對他們下達出擊命令。司馬懿認為這樣的行為非常危險,如果他真的那麼做,很可能會葬送這二十萬大軍。最後他懇求皇帝召回這個宦官,以免他繼續擾亂軍營秩序。
曹丕收到司馬懿的奏章之後大為震驚,他當然是相信司馬懿對形勢的分析的,知道現在的情況的確只有依託堅城固守,然後用優勢兵力威迫著蜀軍,使他們不敢輕舉妄動,這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魏軍一旦主動出擊和蜀軍打野戰,那就是以己之短擊敵之長了,魏軍恐怕真的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境。更令他震怒的是這個宦官竟然那麼大膽,竟然敢假傳聖旨,在前方部隊中亂命奪權。他的確是給了一封密旨這個宦官,但是密旨的意思是,如果司馬懿有反叛的跡象,就調動人馬拿下司馬懿,奪其兵權。
可是沒有說在司馬懿沒有反叛跡象時,就將他的兵權奪過來啊。王公公這樣做明顯就是拿著雞毛當令箭,曹丕不由得大感後悔派了這個宦官去襄陽。
因為前漢十常侍亂政的教訓,他對於宦官的使用已經十分謹慎了,所以他並沒有賦予這個宦官太多的權力,沒有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