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3/4 頁)
,從喜峰口內的薊門開始算,薊州、遵化、密雲、延慶、宣府、直到大同,沿著長城以南1;200裡總共擺下60萬軍隊……”
“這其中,邊軍40萬左右,剩下20萬官兵都是從江南各地、西北、河南、湖廣甚至四川調集而來!”
“這20萬官兵來自數千裡之外,不熟悉北方地形和氣候還是小事,受到地方官和邊軍官兵的歧視刁難才是最要命的,他們無法獲得公正的待遇,無法獲得足夠的補給,說得難聽點兒,連飯都吃不飽,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這樣的軍隊哪來的戰鬥力?”
“因此,他們畏敵如虎,遇敵則逃,而且還成為邊軍將領和各地巡撫奏章上最好的替罪羊,皇上恐怕都不知道該向誰發火吧?”
崇禎皇帝嘆了口氣:“是啊!沉痾已久,積重難返啊!”
朱道臨點點頭繼續說道:“這20萬從各省調來的客軍,在戰報和奏摺上是20萬人,可實際上能有10萬就算是不錯了,這裡面的齷齪事太多,相信皇上也無可奈何,這些數千裡之外調來的客軍不但沒能有發揮應有作用,反而給皇上給朝廷帶來沉重負擔。”
“更加要命是,江南、湖廣、西川和西北各地因此兵力空虛,導致暴民四起,叛亂難平,朝堂上那些膽小如鼠的蠢才們,常常是拆東牆補西牆把10萬客軍調到各地平亂,使得本就混亂不堪的整體局勢更加混亂。”
“邊軍同樣普遍存在虛報兵額吃空餉的現象……臣細細算過,宣大至薊門一線所有兵力加起來不到28萬,所謂40萬邊軍只是個笑話,皇上只要細細回憶滿清韃子上次破關而入圍困京城時的防禦兵力,就知道臣所說的28萬恐怕還說多了!”
“別的不說,就說眼前吧……曹公公,您臨危受命兼任京營提督,至今快半年了,你是否知道,每年都需要皇上大把銀子養著的20萬京營官兵,如今還剩下多少?”
曹化淳無可奈何地搖搖頭:“能有8萬就算是不錯了,可咱家管不到啊!兵權都在勳貴手裡,在兩年來滿朝文武極力推薦的四個總兵官手裡……咱家這個提督每次問起就遭人恨,只希望臨陣殺敵的時候能吆喝幾聲。”
崇禎皇帝痛苦地閉上眼睛。
他不是不想改變這種積弊已久危機深重的現狀,而是他無力改變,哪怕下旨殺人也殺不了那麼多,而且掌握京營的大多是勳貴,是國戚,要是把這些對他最為忠心的人都得罪了,恐怕自己這個皇帝也當不成了。
***********
ps:謝謝我是浪子回頭大大的打賞,謝謝金沐燦塵、放鬆一人、darkwarrior、夢中之想、火風子、響馬王、書蟲公子的月票!12月最後一天了,大家手裡的月票再不投就浪費了,小火衷心地期望大家能把月票投給《明末國色江山》,謝謝啦!
求訂閱!求打賞!求月票!(未完待續。)
第三〇二章 搖擺不定
御書房裡瀰漫著令人窒息的氣息,王承恩和趙懷忠面色變得極為難看,悄悄地向朱道臨打手勢,示意他不要再說了,可是朱道臨彷彿看不見,搖搖頭繼續說道:
“皇上,現在咱們可以說說山海關了,目前長期駐守于山海關的兵力有2萬,駐守撫寧、永寧、開平、薊門、遵化的共三個總兵5萬兵力,加起來7萬人……”
“若是再加上寧遠總兵祖大壽的5萬人馬,共12萬人,每個月需要提供20萬兩銀子的糧餉,一年就是240萬兩銀子,這個數字不包括皇上源源不斷送去的兵器鎧甲和火槍火炮!”
“要是一起算上,山海關至寧、錦一線共12萬兵力,每年消耗不低於300萬兩,加上近畿各衛和宣大一線的400萬兩消耗,僅山海關到大同這條千里防線,每年消耗的銀子就是驚人的700萬兩!”
“若是再加上西北和西南平叛的軍費消耗,估計要達到1;500萬兩銀子,而從前年開始,無能的朝廷官員拼命鼓動皇上加徵稅賦,使得去年的稅賦總額終於突破了2;000萬兩銀子……”
“但是,這種殺雞取卵的結果是全國各地怨聲載道,無數貧民流離失所,甚至從賊造反,使得今年的稅賦徵收非常困難,估計全年稅入無法達到1;800萬兩銀子,而且還會逐年減少,這種情況非常危險啊!”
太監們長吁短嘆,崇禎皇帝卻被朱道臨打擊得惱羞成怒,他猛然挺直身子鼓起眼睛,非常惱火地質問朱道臨:
“你說這麼多,無非是暗諷朕的不是,你朱道臨既然如此獨具慧眼。如此高瞻遠矚,怎麼不見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