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2/4 頁)
那裡更方便,由你擔任報社總管,報社財權、人事權和採編權歸你掌管。”
“記住,一定要多招募些志同道合的人手,哪怕來個100人也不嫌多,只要能寫願寫就行,普通文員月薪暫定5兩銀子,每月另有2兩銀子車馬費,具體怎麼做你給我一份計劃即可。”
阮大鉞得償所願喜形於色,深深彎腰行了個大禮:“在下絕不辜負大人的信任,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朱道臨坦然受之:“先生的兩本大作已經交給謝九叔,印製數量初定20;000冊,由應家總號下屬的墨林齋負責發行,應三公子的墨林齋已經制定出成套規則,願意付給先生最高等級的稿酬,約為書籍售價的三成。”
“先生有時間不妨找應三公子好好聊聊,他如今是整個大明實力最強、名氣最大的書商,南京六部和國子監那些高高在上的文壇領袖,從今往後也要拍他的馬屁了,哈哈!沒事我走了啊!”
阮大鉞呆呆望著朱道臨遠去的背影,兩行清淚奪眶而出溼了臉頰。(未完待續。。)
第一九九章 定策
入夜,忙碌了一整天的朱道臨和家人熱熱鬧鬧用過晚飯,在妻妾的服侍下洗澡更衣,與越來越成熟嬌媚的徐拂說了會兒關於東面山腳下即將封頂的音樂學堂的事情,便獨自前往後書房,準備稽核上元所的訓練計劃。
後書房裡燈光明亮,隱約傳來幾聲輕微的對話聲。
來到小院裡的朱道臨並沒有急著進去,而是與愛犬木蘭和它的六個小崽子一起玩了十幾分鍾,告訴木蘭等它斷奶之後會帶它出去,懂事的木蘭這才心滿意足地領著小崽子們返回窩裡。
朱道臨的後書房外表看起來並不顯眼,內部的裝修和佈局卻別有洞天,大門內的正廳已被朱道臨改為會議室,南面的小書房變成了休閒聊天的靜雅茶室,正廳北面的大臥室如今是擁有三面書櫃的藏書室,上面的書籍卻只有一千多冊,大量的工業類書籍和軍事書籍都還躺在地下密室的箱子裡。
藏書室的面積很大,八根直徑超過30厘米的紅木柱子支撐起150平方米的碩大空間,靠近寬闊窗臺的地方擺放著一張3米長、1。5米寬的花梨木書桌,書桌連著1。5米見方的花梨木矮几,矮几上擺放朱道臨從現代香港帶回來的碩大地球儀。
明亮的燭光下,葉良辰與朱道臨的兩位優秀弟子圍著精美的地球儀竊竊私語,看到朱道臨含笑進來,三人立刻離開地球儀恭敬致禮。
朱道臨走到身材高瘦、額頭有道疤痕的弟子面前,和藹地摸摸他的腦袋:“浩然,算學功課跟上了嗎?”
“弟子跟上了,前日的算學測驗成績獲得優等。”
周浩然恭恭敬敬地回答,這個在武學方面極有天賦的十歲孤兒非常勤奮,他至今不知道自己家鄉在哪裡。只記得家住大河邊上,死在逃難路上的父親叫周本倉,離他而去的母親叫做周黃氏,他的乳名叫號子,周浩然這個大名是被他視為父親的朱道臨為他取的。
朱道臨滿意地點了點頭,轉向另一位瘦弱的弟子:“劍軒。你這小身板好像沒長肉啊!要多吃飯,多吃肉。”
邊上的葉良辰忍不住哈哈大笑,兩個孩子也笑了,朱道臨示意兩位弟子隨意,上前攙扶葉良辰,前往藏書室西面的公事房。
兩名乖巧的弟子很快送去兩杯熱茶,然後回到藏書室,繼續圍著黃銅質地的地球儀,低聲討論三寶太監最遠去到哪裡?
葉良辰喝下口香茶徐徐問道:“大人對揚州汪氏家族有何打算?”
“過幾天請魏國公調幾艘戰船。我們上元所出動三艘,由佛郎機教官帶領新來的200老卒和300士卒配合行動,對鎮江至江陰一線的所有走私食鹽的船隻進行打擊,我再想辦法從天樞閣那邊買回一批精鹽,以市價的三成大量出售,先把整個江南的鹽市攪亂再說。”朱道臨毫無隱瞞地和盤托出。
葉良辰搖搖頭:“這麼幹雖然解氣,確實也能擊中汪氏家族的要害,不知大人想過沒有。汪氏家族雖然富可敵國,但在整個東南豪強勢力中。他汪家只是個勉強入流的暴發戶而已,若不是透過兩代人的聯姻,逐漸獲得東南豪強勢力的接納,祖輩從山西遷來的汪氏家族頂天就是個富裕的鹽商而已。”
朱道臨長嘆一聲:“我何嘗不知真正的黑手躲在汪氏家族背後?可他們的手段太過下作,太過陰毒,不給他們點兒顏色看看。說不定還要來。”
葉良辰擺擺手:“東林黨人十幾年來的所作所為,已經明確無誤地告訴天下人,千百年來的官場規則和江湖規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