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3/4 頁)
“那你的意思就是其實我最開始就一直庸人自擾,一開始的努力方向就錯了?”項少龍有些接受不能,但是又覺得嬴政的猜測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這麼說來,豈不是因為他太過相信李小超和當時那些博士的推測和叮囑了?
“是與不是,此次的事情,將終見分曉。”嬴政雖然對他的推測挺有信心的,但事實怎麼樣就如同以前一樣,還要看最終結果。
項少龍和嬴政第二天醒來的時候,天色漸亮。
他們本來以為昨天晚上怎麼都會睡不著的,卻不想彼此擁抱著卻很快地入睡了。
第二天醒來之後,他們從來沒有過的如此清晰的新生的感覺,項少龍和嬴政都是如此。
輕輕的對視和輕吻,不帶一絲□的確認,沒有發生最壞的情況,比如無緣無故消失什麼的,那就是好情況了。
鏡子裡依然沒有人影,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不僅僅是項少龍和嬴政習慣了,連帶著伺候他們衣食起居的趙高等人也習慣了。
索性除了鏡子裡看不到人影之外,兩人都沒有一點點不一樣的地方,這個秘密便也侷限於少數的那幾個人知道了。知道的人,也都認為或許大王和項太傅當真是命中註定,畢竟只有大王和並肩王兩個人發生了這種狀況,不是嗎?
☆、第九十二章
秦國統一的腳步越漸成熟和迅速;各國之間的矛盾和摩擦也逐漸升級,雖然有人能預見秦國的虎狼之勢;卻無法阻擋已經形成了統一的大勢。
這種統一的大勢,並不是所謂的天意和冥冥中的定數;而是秦國這些年來的謀劃,或者加劇各國之間的矛盾,或者在兩國交戰之際襄助其一,得以利益;又或者哪國鬧出洪災;旱災的時候;將事情發展的結果用行走於各地的秦國商人帶往各地;加大此國家的人心惶恐。
嬴政得承認,項少龍當真是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他在這一統天下的過程中,雖然主要的軍隊是基本上是實打實的實力,但是其他的各種手段,卻著實算不上光明正大。
如今李牧已經加入了秦國,成為了王翦之外另一位手握重兵的將軍,而且頗得大王和並肩王的信賴。
最開始的時候,李牧的身份讓他在初當這個將軍的時候,很不讓人信服,甚至有人鼓動王翦和李牧別苗頭。但是李牧的厲害和為人,王翦卻是清楚的,反倒是為了李牧說了不少的好話。
終究李牧還是那個身經百戰,百戰百勝的李牧李將軍,不多久就收服了不少不服的人,真正的掌握了他帶領的那支軍隊的實權。
秦國一統天下的路,其實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畢竟歷史已經改變,很多事情也出現了不少的變數。
李牧和王翦,一個經驗豐富,一個是領兵奇才,再加上一些或許不太出眾,但擅長穩紮穩打的將士,以及訓練到位計程車兵,秦國在戰場上可謂是所向披靡。
但凡是都有個例外,秦國的腳步終究是太快了,最後的時候,終究還是引起了另外五國的警覺。畢竟就算秦國的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事實也已經擺在了眼前。
秦國的領土如今是最大的,除了當初的趙國之外,還有這些年來奔波於諸國之間戰敗國的割讓城池帶來的領土。而且另外五國越來越積弱,甚至國內各種流言不斷,雖然最初以為是意外,但是太多的意外就成了事實,所有事實的矛頭直指秦國。
另外五國細數秦國近年來的所為,一一分析之後,才發現,當真是了不得啊,有如此猛虎在側,國家豈能不危?
於是五國秘密聯合起來,讓與秦國接壤的兩國尋藉口先於秦國交戰,而不接壤的另外兩國國家則派兵借道支援,還有一國,則趁秦國與其他幾國膠著之時,直取秦國王都,而他們則趁機散播秦國王都被破的流言,趁此機會大敗秦軍,與另一國會和,破咸陽城,以破解這秦國一統的大勢。
五國雖然積弱,但是若聯合起來,秦國雖然強大卻依然不是對手。不過五國終究是五國,各自的心思也一點兒都不少。
留到最後來趁秦國不備的時候,來攻打秦國的是齊,楚,燕,韓,魏五國中,近些年來最為積弱的齊國。
自齊王遇刺之後,田單更是整個的拿捏住了齊國,但是最終他密謀刺殺齊王的訊息卻還是傳了出去,被不知名的人以為齊王報仇為名刺殺身亡之後,齊國便處於內亂狀態。
最後各方都沒有絕對壓倒性勢力的無奈之下,便推舉了一位毫無根基的王室王子上位,然後一直便在這內亂之下各自維持這自己利益的平衡。這種情況下,齊國又怎麼會不弱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