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來到身前,臉露笑容,左手一劍向天指去,這正是天龍十三劍起劍式“笑佛指天”。
印寶林見狀大喜,暗道:“敢情這小子不會用劍,向天刺去,刺個鬼!”
唐更也與印寶林同一意念,向阮偉露出的中盤攻去。
那知阮偉這手起劍式,正是誘人之招,招式才出,一運神功,頓時如天龍飛起。
唐更與印寶林注意到阮偉的中盤,不想陡失敵蹤,覺到頭頂上划來陣陣如浪的劍風。
兩人大驚,急忙施出救命絕招,逃出天龍十三劍第二招“飛龍在天”。
當他兩人防到上面,阮偉剎時像飛龍落地,劍光如電,已向兩人腰際刺到。
唐更與印寶林再也想不到,世上有如此變招怪異的劍法,急忙各出絕招,狼狽的躲過天龍十三劍第三招“現龍在田”。
倏地,阮偉一聲龍吟長嘯,劍光圈身一轉,人隨劍起,但見四周劍光閃閃,已不見他的人影。
天龍十三劍第四招“金童拜佛”一經使出,唐更與印寶林兩聲慘呼,右手齊腕削斷,兵器跌落塵埃。
但“金童拜佛”餘勁猶如駭浪向四周各方削去。
觀戰各人大驚失色,幸好兵刃在手,齊都盡力抵擋,只有王氏兄弟捧劍躲開安然無差,孫敏與凌琳的長劍已被劍光削斷。
陶楚武功最弱,銀槍不但削斷,旦傷了手腕,還是阮偉盡力收勁,否則在場諸人更是抵禦不住。
阮偉第四招“金童拜佛”使完後,勢道竟不能收,第五招“龍戰於野”跟著使出半招。
唐更與印寶林受傷不能再戰,這招“龍戰於野”削向他倆的足部。
要知道“天龍十三劍”一招比一招厲害,這“龍戰於野”雖是半招,依然劍風如電,眼看兩人四足皆要不保。
就在此時,牆外突然掠進一條青影,一手抓在唐更後領,一手提著印寶林腰帶,此時劍光已罩住唐,印兩人,青影闖進,亦被截斷退路。
那知青影十分厲害,翻身從劍光中倒躍而出,雙足還不閒著,乘勢向阮偉頭部踢去。
阮偉半招使完,硬是向後收劍停身,自然那青影的腳,便不到他。
青影提著唐,印兩人放下後,身形一定,原來是一個三十餘歲的青年,冷酷的面容,雙眼翻視上望,手中玩弄著腰際垂下的絲帶,一副驕傲的神態。
他冷冷道:“閣下劍法好生厲害,錢翊改天再領教。”轉頭望了望唐,印兩人,冷笑道:“走吧!”
萬毒童子與七靈飛虹忍著劇痛,跟在錢翊的身後,急步奔走。
孫敏與凌琳都知道錢翊是青海無名怪叟的徒弟,現任天爭教副教主,懾於他的聲威,也不敢貿然追擊。
阮偉施過天龍劍法,只覺內胸豪氣蓬生,忍不住望著錢翊的身影,大聲道:“阮某的劍法,若然敗在閣下的手中,願將腦袋奉上!”
突聽一聲冷語道:“好狂的小子。”
阮偉猛然轉過身,見劍先生站在身後,不禁氣怒道:“前輩怎麼出口傷人?”
劍先生冷笑道:“你以為虎僧授你天龍劍法,便能天下無敵嗎?其實在我看來,這是小�子玩的功夫!”
劍先生不知阮偉的劍法是自己學會的,並非聾啞老僧傳授,阮偉聽來,見他辱及到心中崇敬之虎前輩,不由怒道:“老僧傳授的功夫,決不會輸在你的手下。”劍先生道:“哼哼!你那點劍法,老夫三招以內叫你撒劍!”
阮偉道:“你說這話也不覺臉紅麼?”
劍先生笑道:“不信就試試看?”
阮偉慨然道:“試就試!阮某從不怕誰。”
當下,阮偉即就全神貫注,左手持劍垂地,如臨大敵。
劍先生揹負雙手,一臉輕笑地站在阮偉身前。
等了半晌,阮偉不耐道:“怎麼還不拔出劍來!”
劍先生故作驚訝道:“還要老夫拔劍!不!不!否則一招便將你打敗,沒得意思!”停了一會,轉身從後面樹上摘下一根樹枝,扯去樹葉,成了一隻長有五尺,粗有三寸的木劍。
他手持木劍揮了揮,傲然道:“你要我拔劍,就用這把木劍吧!免得傷了你,給人笑話以大欺小。”
阮偉被嘲弄得滿肚子氣,但仍不失禮道:“請!”
劍先生抬頭望天,理也不理。
阮偉本著晚輩的規矩,表示不敢越禮,那知劍先生不受禮,氣憤之下,天龍十三劍起手式,“笑佛指天”一劍刺去。
要知任何劍法的起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