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石道的彙集處。朝任意一條石道看去,其向陽的一邊,皆是掩映在山體中的洞府,伏陰的一邊,像是人種植的“蔬菜園”。在這鴻蒙仙山上,看上去很不錯的位置,卻已經是最末的幾處位置之一了。
徐懷遠沉聲道:“大家都按照自己的虎皮玉符標記,自行尋找洞府。在神意境巔峰之前,你們都將一直待在這裡修煉。故而,從現在開始,你們可以把自己的洞府當家一樣對待了。未入住的洞府內,空無一物。日後,若有什麼需要的,自己購置即可。”
“沒想到,上了這不周山,我們的待遇還是如此差勁!把我們安置在這陰冷潮溼的地方,唉!”
徐懷遠難得的笑了幾聲,言道:“相比龔師弟他們,你們的位置的確差太多!但是,比起有些地方,你們的位置卻又好了很多!”
獨孤陽明“哼”了一聲,邁步朝中間一條石道走去。
徐懷遠又囑咐道:“諸位師弟、師妹,不要忘了明日巳時,去天哲殿領取各自的獎賞。”
第十六章 天硩大殿
獨孤陽明一行上不周山的人數,多達三百六十人,開創了宗門從未有過的“景象”。一時間,由於宗門未做好準備,只得延後了兩天,才將眾人安排在久置不用的一處山谷內。由於此谷被開闢成十二條山道,每條山道又以十二地支標記,故而被起名為子午谷。
單單以所佔山地來看,子午谷地域甚大。但在不周山上俯瞰,卻只像巨龍身軀上的一片鱗甲,極是渺小。雖說是不周山上最末的幾處山谷之一,卻比開柘島上最好的位置,仍要好上千萬倍。
子午谷的每條山道上,皆有五十座洞府。在宗門的安排下,三百六十人仍是較為鬆散的分住在各洞府中。從分派洞府來看,宗門中的長老,似是極信任門人弟子的操守,不避男女之諱,任意分置。其中,也有讓眾人打理山谷之意。
話說,獨孤陽明率先向辰字位的谷中石道走去。行不多時,來至一道石門前,熟練的開啟石門。稍微躊躇片刻後,邁步進入洞府。
凝眸掃視,只見洞府內,七座洞府依山勢呈扇形分佈,從中間依次向兩邊,洞府逐漸變小。中間一座最大,顯然是主臥,裡面有一個類玉石的儲物櫃,一張石床。緊靠主臥右邊的一間洞府內,有幾個光禿禿的石臺,應是為煉丹、煉器等所備。最兩邊的兩座洞府內,地面虛軟,洞壁粗糙不平,應是為靈耕所備,宗門弟子可任意栽植一些靈花、靈木之類的。
長長的一聲嘆息:“這也真是太簡陋了些!那有仙家氣派呢!”
獨孤陽明也懶得細看另幾座洞府,徑直走向主臥,來到儲物櫃前,從懷裡取出五個低階如意法器,小心放到最上一層。又取出一個精巧的獸籠,獸籠被隔成三部分,中間是較大的一隻,右邊是一對雙胞臺兄弟,左邊則是一顆鳥卵。
定睛觀看良久後,自語道:“這顆蛋,好像已經在這法器獸籠的作用下,開始有裂紋了。雙胞胎兄弟與似龍非龍的小傢伙,一點都不見長,不知是何故呢!他孃的,先不管這些了,好好休息一番,明天還要去天硩殿呢!”
*****
像真武殿這樣的萬年巨派,開派之基便選在了一條靈脈上,只靠這條靈脈,便可應對修煉靈材匱乏的任何時期。是以,對於能進入凝元境,上得不周山的弟子,宗門給予的初次獎勵,可算是極豐厚。
獎勵的東西,主要有二階道法一個,中階如意法器一個,書堂中的古籍,在可選範圍內任挑兩本。除這三樣最重要的之外,還有如內門弟子的一套服飾、茶具之類的生活用具,也會提供一些。
天硩殿,乃是書堂唯一所在的殿堂,卻也是不周山上最大的一座殿堂。殿堂內,除第一層,是純玉所砌的書檯外,第二層至第九層,皆是用無上神通煉製成的如意空間。亦是九派中,在藏書方面可堪與三宮相媲美的存存。
此殿的坐落位置,站在大殿近十丈內看,像是建造在不周山凸起的一弓形山體上;再往遠了的地方觀看,卻像是被鑲嵌在不周山的一個泉眼處。而且,是七大堂口下轄的十二座大殿中,離真武臺最遠的一座大殿。故又顯得極是清幽,真是天造地設的書海之地。
巳時未至,已有三百餘人在此等候,所有人無不是在略微緊張的情緒中,透露出無比興奮的表情。
待宗門的師兄、師姐們開啟殿門後,便一擁而進,紛紛領取自己的那一份獎賞之物。所有的時間,自然是花費在了挑選道法上。二階道法,若論價格,可是值五百六十顆靈晶。這個數目,對於剛從煉氣境進入凝元境的修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