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3/4 頁)
,人族歷代口頭相傳的神秘玄幻之說,絕大多數都起源於聖妖界。譬如,對於鴻蒙百二十八界外的異地界域猜想,皆來自於對此界域的認知與探索。
以至於時至今日,人族甚至認為自己的原始祖先,因種種天災奇禍,在古老的原始界域中,生命無以為繼的情況下,透過聖妖界的“天門”,來到了新的界域安身立命,以繼香火。後來,因天地造化、鴻蒙重鑄,才致使那道遠古的“天門”被永久關閉,人族再也回不到古時的家園。
甚至,在人族的典籍記載中,將鴻蒙中曾經發生過的兩次天劫之災,歸咎到人族對聖妖界的不敬上來,才招至天遣。久而久之,一些神秘傳說就披上更加濃厚的傳奇面紗。
因此種種,長久以來,人族對聖妖界就有著一種無形的崇拜與敬仰。人族對此界域的妖獸,也區別對待於其它界域中的妖獸。人族認為,此界域中的妖獸,定是原始祖先所豢養的靈獸,它們世世代代忠守著那道“天門”,不離不棄。
無論如何說法,當鴻蒙歷經劫難,人族開啟新紀元,三宮九殿的格局形成後,三宮便共同承擔起守護聖妖界的責任,從沒人敢私自亂闖。其中的因由,就算是說不清、道不明,誰又有實力跟此三派一較高下呢!
眼下,在鴻蒙又將面臨著一次天地浩‘劫的情形下,聖妖界再度走到了風口浪尖。
*****
既然聖妖界的妖獸,數量龐大而又強橫兇殘,人族很難匹敵,更有無數未知的兇險隨時降臨,實難保命,那為何三宮九殿的掌教、長老皆放任這一行人前往呢?
目標便是隻為破冰!這一次十二派的弟子集結,可以看成是三宮九殿對外的另一種宣誓方式。
要不然,兩年前被九天宮所敗的祝融殿,何以也能參加此次行動?其中的道理,不言而明;對於鴻蒙中最強大的十二個門派來說,其意義更是非凡。
數萬年以來,無論各派如何的明爭暗鬥,同時,也無論在何時,當面對同一大事時,十二派中從來不會有那一派是坐而論道的,無一不是親自參與其中。
只不過,到是應了那句老話,“雁尚有個頭雁,羊群還有個領頭羊”。對應到十二派中,自然是三宮罷了。
而諸葛無量等人只所以選擇聖妖界,更多的也只是被自己的興趣所驅使。在他們這個年齡階段的人,道行修為遠高同輩中人,又再瞭解了形形色色的傳說後,無一不是想著親自去看看前人遺留的神秘面紗。因為他們知道,真正大的行動,正被各派掌教、長老緊鑼密鼓的暗中佈局著,他們的這一行動,連冰山一角都算不上。
話說,當週聖仙艇飛越高山險地,穿過界域之間的幽冥隧道,來至聖妖界的最外圍時,便遇上了八隻五階巔峰的妖獸攻擊。
在各派菁英弟子的阻擊下,當夜,眾人還是安全的離開聖妖界,但是,對這些弟子來說,沒有殺死一隻妖獸,就是不可理喻的事情。
他們毫不氣餒,再接再厲,連續數次,皆是剛一進入聖妖界,就遭到強大的攻擊。
最後一次,眾人不再走出周聖仙艇,而是在諸葛無量的驅使下,向聖妖界內部前進了百里遠,便遭到十分密集的猛禽攻擊。無奈之下,眾人只得再度退出。
面對一無所獲的境遇,九殿的弟子十分平靜,可三宮的九位弟子臉色就有些沉重。
譚琪直接提議,當前應是退而求其次,去霸妖界或凰妖界追查一番。
與此同時,本與神龍宮基本保持一致意見的九天宮,態度突然轉變,提出了返回各自宗門的建議。
由此,十二派的弟子又變成了三盟之勢,有人是迫不得已,有人是順其自然,有人則是有意為之。
譬如,真武殿、祝融殿、天極殿等三派的弟子,前前後後,沒發表過任何意見,一切順其自然。曦和殿、軒轅殿、混沌殿三派的弟子,則是及時附和各盟的提議。
這讓預設以乾坤宮為首的諸葛無量等人措手不及,要說諸葛無量一點都沒想到這種局面,那也是不可能的。但在出發前,各派弟子早早知道此行的目標的情形下,還發生當前的分裂局面,這分明是有人完全不將乾坤宮放在眼裡的結果,或者說,至少也是不把諸葛無量當回事。
諸葛無量沉吟半晌,靜靜的聽著幾派弟子的議論,突然清了清嗓子,莫名其妙的問道:“令狐師弟,若是陽明師弟面對此情形,他會怎麼做?可否告知!”
令狐旭正本來一直是站在龔英逸身後,差不多大多數時候,眼睛都是看天的。經別人突然發聲問話,表情稍微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