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女子年輕、漂亮,吸引了眾多好奇的目光,離得較近的幾家也就過來打聽。劉若風覺得不便以實相告,就臨時編個謊話搪塞:“我們原是住在山區,因為發了一次奇怪的瘟疫,男人和老人大都染疫死了,丟下這許多孤兒寡女沒辦法活下去,只好來到成都尋條活路。還望各位同行多多提攜!”
“好說。”“好說。”那個年月,發瘟疫是常見的事,因此旁人並不有疑,倒生出些許憐憫之心。
傍晚,竹青找到劉若風。
劉若風看見她臉上有了血色,比起往日,精氣神好多了,心中略感欣慰。
“青姐,有什麼事?是不是關於錦帛銷路的問題?”
“是啊!咱們織出的錦,總得想辦法賣掉吧?”
“青姐不用急,要是真賣不掉,可以給大家做件新衣,你這個當家人可不要捨不得喲。”
竹青微笑:“我有什麼捨不得的?但是,總不能全部都拿來自己用呀,幾百號人,坐吃山空啊!若風,你快給我想想法子,你知道,我一個女兒家,是不便於拋頭露面的。”
“青姐,你這話說得就不對了。卓文君是你的近鄰吧?她可以當壚賣酒,你就不能當街賣錦嗎?”
竹青噘起嘴:“若風,人家給你說正經的事呢!”
劉若風更加嚴肅:“我說的不正經嗎?而且,我以為,男子能做的事,女子也應能做。前朝呂太后臨朝治理天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竹青一雙眼定定地望著劉若風的臉,卻不說話。
劉若風趕緊道:“好了好了,我扯遠了。明天我就出去找買家去,這總行了吧?”
竹青“噗哧”一聲笑出來,繼而挺認真地說:“若風,我代表莫家堡的姐妹們謝謝你了!”
“青姐,你看,你又扯遠了!”
“若風,還有一件事。明天就是中秋節了,你得幫我安排一下,怎麼個過法。”
“中秋節?!”劉若風突然想起什麼:“青姐,你說明天就是中秋節?”
竹青大惑不解:“是啊!若風,難道有什麼不對嗎?”
劉若風看看天色,著急地問:“青姐,你知道從這裡到青城山需要多少時間嗎?”
“若風,你問這個幹什麼?你要到青城山去嗎?”
“青姐,你就快說吧!”
“若風,我雖到青城山去過,但是是從莫家堡方向過去的,至於從這裡去要用多少時間就不是十分清楚了。估計得用上兩三天吧。”
“青姐,借一匹馬給我,我馬上走。”
“若風,請你告訴我,究竟是什麼事?”
劉若風訕訕地笑著說:“青姐!是芸妹約我中秋之夜在青城山相……相會。”
竹青臉上的笑意在不經意間消失了。過了一會兒,她說:“若風,你快去準備吧。我把馬給你牽到門口。”
劉若風回房隨便包了兩件衣物,帶上麒麟劍,趕到大門口,見竹青牽著兩匹良駒、提著個包袱走來。
“青姐,怎麼有兩匹馬?你是想一同去嗎?”
“若風,看你說的什麼話,我去,算什麼?我是想,你路途不熟,應該找個嚮導給你引路,所以就多備了一匹馬。不過,這個嚮導只能由你自己去找。另外,這包袱裡面有些乾糧,你在路上會用得著。”
竹青想得周到,讓劉若風心裡感動,一股酸酸的東西涌到喉頭,他強行嚥了回去。“青姐,中秋節你們自己好好過吧,錦緞的銷路問題,我回來後儘快幫你解決。我走了,你——進去吧。”
劉若風在大街上找了個賣山貨的鄉民帶路。此人將近五十歲,自稱就在青城山下居住,對這一帶的道路爛熟於胸。
山民說:“公子,你要是急著趕路的話,應帶上兩個火把,夜裡照明。”
“好!”
兩個人出成都西門不久,天就暗了。
明月升起,藉著月華緩慢前行。很多時候,兩人必須下馬來牽著馬走。道路兩旁的曠野中,農家的燈火星星點點;有零星的狗吠,襯出寧靜幽深的秋夜。
劉若風分了些食物給這位山民。吃罷東西,山民的話多起來:“公子,你是外地人吧?你知道嗎,這一帶可是千里沃土!加上都江堰水利之便,那是旱澇保收啊。”
“天府之國嘛,我也聽說過。老伯,這裡的人們,生活應該不錯吧?”
“唉!公子,不瞞你說,土地雖然又肥沃又廣闊,但絕大部分握在大戶人家手裡,種地的人只能從他們那裡租地,要麼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