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部分(第2/4 頁)
也是足夠,因此黑山部眾除了一開始被剿滅了數千頑抗份子,之後便開始分批從山中遷入到趙郡和定襄,從此過上了平穩的生活。
臨近春節時,劉和終於召見了馬韓、弁韓和辰韓三家派到薊城來的求救使者,並且答應在明年天氣轉暖之後,派出大軍登陸三韓,幫助這些部落對付樂浪的公孫度。
這些島上的土著們滯留鄴城的幾個月時間裡,親眼見識了大漢的富庶和強大(在陳逸的有意帶領之下),見了劉和之後恨不得跪下來叫爹,如今得知劉和將要派大軍出征三韓,沒有一家覺得劉和會對三韓那種荒涼貧瘠的地方會有什麼想法。說句過頭的話,三韓半島自秦以來,很長一段時間本就屬於大漢的疆域,如果劉和要重新將之歸於大漢,島上的土著不僅不會反抗,相反還會敲鑼打鼓的慶祝一番。
劉和既然答應了三韓來使,那就不會只說幾句空話完事。劉和給已經正式得了任命的黑山軍統帥張燕下令,命他抓緊時間整頓兵馬,在年前將飛燕、背嵬和震澤三營的每營兵源數目從一萬多人擴充至每營兩萬的滿編狀態。過完春節之後,三營各出一萬兵馬,由三營主將孫輕、王當和杜遠各自率領,向冀州渤海郡方向轉移,準備乘坐運兵船前往三韓。
因為三韓是三個不同的藩國,劉和不能厚此薄彼。所以乾脆給每個藩國派一營兵馬,也算是充分發揚了國際主義精神……
與此同時,劉和還為三營準備了三萬流民,他們將跟隨在大軍之後負責後勤保障,然後在三韓定居,作為劉和海外移民的第一步,為大漢的領土擴張做出貢獻。
劉和對黑山軍的這道任命,不僅名正言順地分隔了張燕與手下三位副帥的聯絡,同時又讓張燕本人和這三個能力出眾的小帥都得到了實惠,而且還順手解決了三韓的問題。可謂是春風化雨,細潤無聲。
孫輕、杜遠和王當若是留在冀州,他們每人麾下都有兩萬兵馬,張燕必須透過控制他們三人才能達到控制黑山軍的目的。只是人心最難測,如今整個黑山軍都已經歸順於劉和,三位小帥如果想架空張燕,其實也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們只需向劉和表示忠誠即可。
如今,三位小帥率軍前往三韓。剩下的三萬兵馬自然要直接歸於張燕的統領,而三位小帥今後也能脫離張燕的影響,在三韓這塊全新的戰場之上廝殺拼搏,相互競爭。實現心中的願望和抱負。
黑山部眾皆為漢人,如今可以重歸土地,他們骨子裡對土地的那種炙熱很快顯露出來。在張瓚和尾敦大筆一揮,將定襄郡和趙郡的大片土地按照戶為單位分給黑山人之後。他們就再也不會聽從張燕的調動,只要官府不再做壓迫他們的事情,不出十年。定襄和趙郡就會被周圍的郡縣徹底同化,到那時還有誰記得這些在土地上耕作的人們曾經混跡太行山中的出身?
妥善安置了盤踞在太行山中的數十萬黑山民眾之後,北方四州的形勢更加驅於穩固,劉和於是把目光投向了幷州晉陽。
因為黑山軍的加入,劉和手上的兵力總數再度增加,而且還省去了用來牽制和防備黑山軍的兵力,所以騰出手來對付高幹和袁譚的時候,從一上來就擺出了“圍毆”的架勢。
越騎衛已經成軍,如今開始在寧州的北方巡邏警戒,這樣就把驍騎衛和幽燕軍在寧州這邊的防守任務完全接手過來。徐晃於是按照司令署的命令率軍開赴晉陽以北五十里外的孟縣,張郃則率領驍騎衛進駐狄平北面的白檀城,從此負責從遼州至白山城之間的邊防。白山城至大青山的邊防則由白山都尉城屬下的四部騎兵承擔。
驍騎衛的大幅度向東移防,又將原本屯駐在漁陽境內的鎮北軍騰挪出來。徐榮遵照司令署的命令率軍南下,一口氣將部隊開拔到了黃河北岸的黎陽,接替了振武營的防守任務。振武營在鮮于輔的率領下開赴幷州,將部隊屯駐於晉陽東南五十里外的陽邑。
原本防守壺關和天井關的振威營將駐地向西移至界休,截斷了晉陽守軍從汾河古道突襲河東的道路。
駐守河東的趙雲將部隊向西河郡與河東郡交界的通天山一帶調動,直接威逼到了晉陽守軍向膚施撤退的道路。
高幹原本還想依靠晉陽進行固守,但他在發現晉陽的四周一月之間便齊聚了幽燕、振威、振武和申息四支大軍時,卻是徹底的慌了手腳。
趙雲、太史慈、鮮于輔、徐晃……貌似這四位主將也就徐晃手上沾得袁軍士兵鮮血少一些,但他當初在佯攻晉陽時也曾手刃過高覽的兄弟高槐。至於其餘那三位,這些年不知道跟袁軍打過多少仗,可以說他們的軍功之中有一半便是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