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部分(第3/4 頁)
任命洛陽兵馬都督趙雲為大漢司隸都督,負責幷州、秦州、長安和洛陽的軍事;任命李嚴為都督府長史,協助趙雲處理軍務。任命賈逵為申息軍主將,屈蒙擔任軍師。
從這份各軍人事變動的命令中可以看出很多內容。比如,劉和離開北方之後,將由張郃和李儒留守;太史慈將再度返回徐州,接手盧植離開徐州之後留下來的兵權,同時承擔從東線攻打兗州和豫州的任務。趙雲的職務從洛陽兵馬都督變為司隸都督,今後不僅要面對長安的呂布和皇甫堅壽。還要兼顧京師洛陽的防守重任。
其次,劉和開始對青州現存的幾股勢力進行精簡和整合。劉和給駐守平原一帶的田楷下令,命其在黑山軍張燕率領的部隊抵達清河郡與平原郡交界的地方後立即率軍撤往蓼城,從那裡乘坐海船繞過東萊半島直抵徐州廣陵郡內靠海的鹽瀆。田楷知道劉和整頓青州的決心已定。不敢違抗劉和的命令,接到命令之後便開始收拾東西,做好撤往廣陵的準備。
劉和又給駐守濟南的孫邵下令,命其將麾下部隊集結於歷城一帶。時刻防備兗州方向的異動。孫邵原為北海相孔融府中門客,如今已經脫離孔融的控制,向劉和靠攏。因此對於劉和的命令堅決擁護和支援。
劉和又透過洛陽朝廷給北海相孔融擢升了官職,任命他為九卿之一的少府,並加封他為太中大夫。孔融一生忠於漢室,主張的是“宜準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內,不以封建諸侯”來增強漢室實權,並無割據之心,他在接到朝廷的任命公文之後,便將手中的所有權力交到了青州牧沮授的手中,然後從壽光入海,乘坐明**船逆黃河而上,前往洛陽任職。
在青州夾縫之中生活了多年的沮授有了孔融給他留下來的底子,終於名正言順地控制了整個青州地區,此番也算是揚眉吐氣,可以在當年的同事劉惠和審配等人面前抬起頭來。
京城之中,司徒趙溫因為年事已高,向朝廷上表辭官,經反覆挽留未果,朝廷加授趙溫太保之職,賜趙溫府宅一座,讓趙溫留在洛陽養老。趙溫辭官,留下的司徒之職,由勞苦功高的徐州牧盧植接任。
因為盧植要離開徐州赴京上任,朝廷又任命徐州治中從事荀諶為徐州牧。徐州別駕糜竺在盧植離開之後自願辭去別駕之職,接受劉和的邀請前往北方擔任北方錢行的副總裁,從此專心替劉和打理錢財之事。
因為路途和交通的原因,這一系列事關長遠的文武官員調動費時頗長,劉和等了足足四個月時間,相關人員才相繼到位,幾路部隊也按照秘密行動指令抵達駐紮之地。
留守北方的張郃,將行轅設在了漁陽,歸他直接調遣的部隊主要包括位於遼州的度遼軍,位於幽州的幽燕軍和位於寧州的越騎衛。原本駐守在幽州的驍騎衛、鎮北軍和龍虎衛大部這次隨劉和前往洛陽地區,準備參加新一輪的大戰。
前往徐州坐鎮的太史慈面對的情況最為複雜,這次他的職務雖然比上次高出一大截來,可因為路途的原因,卻不能帶著部隊前往徐州,加之冀州還在黃河以北,與徐州之間還隔了一個青州,所以太史慈強烈建議劉和把冀州單獨劃分出來,再設一個都督,專心負責冀州的戰事。劉和覺得太史慈的提議大有可取之處,便任命鎮北軍主將徐榮為冀州兵馬都督,負責居中協調鎮北軍與振勇營的行動。
洛陽為京畿重地,隨著劉和的到來,周圍將集結起龍虎衛、驍騎衛、振武營、申息軍、中牟軍和張揚所部河內軍在內的六支部隊,另外還要加上文丑當初投誠時帶過來的近萬兵馬,以及段煨從河東撤走時交出來的近萬兵馬。如此算來,不久之後在洛陽附近將會集結起超過十二萬的大軍,有這樣龐大的兵力在手,劉和的洛陽之行幾乎毫無懸念,無人可以阻擋。
與劉和一河之隔的曹操,幾個月內眼看著劉和先是發表了一篇涵義深刻的政論文章,緊接著便開始緊鑼密鼓地調兵遣將,圍繞著兗州和豫州大做文章,卻是一籌莫展,找不到能夠化解危急的辦法。曹操也不是沒有想過要先發制人,不等劉和將各路大軍部署到位便展開反擊,打劉和一個措手不及。然而劉和迄今為止還從未主動進攻過兗州,也從未公然發表過要出兵兗州的話語,如果曹操不宣而戰,除了能搶得最初的一點先機之外,卻會陷入出師無名的道義低谷,這樣的結果是曹操根本無法承受的。
曹操相對於劉和,本就處於弱勢的一方,如果劉和不能找到開戰的正當理由和藉口便兵發兗州,兗州境內計程車兵為了守衛家園,興許會產生同仇敵愾、死戰到底的決心和勇氣。但若是劉和只在兗州之外的地方排兵佈陣,那麼就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