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2/4 頁)
拿起小茶壺來,幫王源續上一杯滾燙的茶水,然後移動座位到王源身邊來坐下。
“王兄弟,某也不跟你打啞謎了,我之所以今日請你來醉仙樓,並多加試探,便是要知道你是個什麼樣的人,因為我想幫你解決目前的困局,但我不想所幫之人將來不懂報恩反咬我一口,所以我才希望你能對我毫無隱瞞。”
第八十四章 原因
(求收藏)
話到此處,王源也終於可以問出自己最關心的問題了。
“楊度支,你究竟為何原因要幫我脫困?在我看來這件事很是奇怪,你幫我脫離困局,豈非既得罪了王鉷,又得罪了李相國麼?你我均知,除了王鉷公報私仇之外,李林甫定也恨我入骨,只是他會暗中下手除掉我,不似王鉷這般無法無天罷了。”
“你說的對,楊某雖來京城時間不長,但有些事確已瞭若指掌,之前你說的那些事也是實情,李適之和李林甫爭權愈烈,所有夾在他們當中的人都會倒黴,你一定是李林甫要對付的名單中的一個,正是因為你在梨花詩會上被李適之利用了。我若幫你脫困,勢必會讓李林甫不滿,不過李林甫絕不會因為此事同我翻臉,雖然我官職低微,但我楊釗可不是他李林甫想殺便殺之人,這一點我想不用多跟你解釋了吧。當然我也並不想讓李相國不開心,我自有辦法向他解釋,如何解釋,那便是我的事了。”
王源點點頭道:“然則王鉷那裡,你也能解釋撫慰是麼?”
楊釗冷笑道:“王鉷麼?我有必要跟他解釋?他算什麼東西?我幫了你,你便是我的人,他若對付你,便是對付我楊釗。我會絲毫不給他顏面,把他打的落花流水。”
王源訝異道:“楊度支和王鉷不是好朋友麼?”
楊釗哼了一聲道:“他倒是想跟我交好,可惜他不夠資格,總而言之,這一切我都會安排妥當,只要我一出面,不管他們開不開心,願意不願意,你立刻便能脫離眼前的死局。在你頭頂籠罩的烏雲,一夜過來便雲開霧散滿天陽光,你明白了?”
王源臉上忽喜忽憂,遲疑道:“我還是不明白,為何楊度支會幫我,我只是個身纏麻煩的小人物,好像對你也沒什麼用處。”
楊釗微笑道:“我若說和你一見投緣這樣的話,便顯得太沒誠意了,事實上我出面救你確實是有個原因的。這麼跟你說吧,不是我想救你,而是你自己救了你自己,因為……宮裡有個人讀了你的詩作之後很是讚賞,唔……怎麼說呢,以前有個李太白你知道吧,嗯……這件事……還真是不太好解釋。”
王源聽著楊釗吞吞吐吐顛三倒四的說話,實在不明白他到底要表達何意。
“李太白我的偶像,我自然是認識的,此事跟他有什麼關係麼?”
“你該知道幾年前李太白曾被召入宮中為供奉翰林的事吧,當今陛下對他的詩作極為欣賞,這才破例將布衣之身的李白召入宮中,陛下待他也極為尊敬,李白進宮朝見那天,陛下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為李白調羹,可見對其仰慕喜愛之情。太白在宮中陪駕,也為貴妃寫出了驚豔之極的詩句流傳,深得陛下和貴妃娘娘的喜愛。”
王源當然知道這些事,李白為楊貴妃寫的幾首詩王源都能倒背如流,作為李太白的資深粉絲,焉能不知他人生中的重要時刻。
楊釗的話語在耳邊繼續響著:“李白這個人我雖未見過面,但好像這個人實在太過桀驁不受管束,而且目中無人。陛下和貴妃對他寵愛不計較,但他還得罪了宮裡宮外的許多人,到最後別人實在受不了他的怪脾氣,陛下也沒了招,只能忍痛賜金放歸。本來只是小小的警告於他,希望他能反省,但李白這個人不識抬舉,說什麼‘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盡然頭也不回的離開長安走的無影無蹤了。”
王源無視楊釗滿臉的不屑之意,心中想象著那個瞬間,心裡給李白點了三十二個贊。在皇權至尊的年代,敢於如此我行我素,怕也只是他能做出來了,這便是氣概。
“走了倒也罷了,雖然陛下和貴妃都很仰慕他,但遇到這樣不識抬舉之人,陛下當然不會縱容他再召他入宮。只是一樣,陛下和貴妃對李白是真的仰慕,一直念念不忘。梨花詩會之後,你的那首《登樓歌》在長安城中流傳開來,王維王昌齡他們對你交口稱讚,說這首《登樓歌》深得李太白詩句的精髓,有人甚至給你安了個小李白稱呼,這些你該知道吧。”
王源訝異道:“我全然不知,詩會之後我便在左相府中無所事事,最近一次偷偷出來的遭遇楊度支也知道結果了,什麼小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