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2/4 頁)
楊氏性子憨厚,結結巴巴的不知說什麼好,眼裡掉下淚來。
王源俯身摸了摸兩個孩童的頭,起身來拱手告辭。出的門來,滿目春光耀眼,棗樹上幾隻鳥雀蹦跳鳴叫,身邊蜜蜂嗡嗡飛舞,春光燻然,一切都那麼美好。杜甫趴在桌上睡的正香,就算在睡夢中,他黑黝黝的臉上也滿是愁容,兩根眉毛擰在一起,似乎也不能放鬆。
王源暗歎一聲,和李欣兒快步出門,緩緩離去。
第一三五章 朝會
(謝:帶雨梨花1957的慷慨打賞,謝moshaocong兄弟的打賞。二合一章節,今日無更了。)
次日凌晨,子夜剛過,在幾名兵士的保護下,宮中一名講解朝拜禮儀的內侍抵達王源的宅中。這是朝中慣例,第一次上殿或者入宮,會有專門的人來告知禮儀之事,以免行至不當,出醜倒也罷了,衝撞了陛下可就是大罪過了。
王源自然是認真的學習,可惜老內侍口齒漏風羅裡囉嗦,說了半天,王源才算是明白了六七分。不過倒也沒什麼大礙,覲見朝會的一些流程和禮節王源是弄懂了。
學完這些之後,已經是雞鳴時分,送走老內侍之後,也沒時間繼續睡覺了,因為大唐早朝很早便要開始,一般在五更之後便需要趕到宮中指定地點候朝,時間其實很緊迫了。
王家眾人也是齊聚後宅中,王源洗漱之後,眾人七手八腳幫著換衣梳頭束帶穿靴,忙碌之中透著緊張。好在前幾日為了買東西方便,家裡買了輛馬車,此刻正好派上用場,作為代步的工具。收拾妥當之後,黃三趕著馬車載著王源在眾人的目光中出門而去。
馬車在黑漆漆的大街上疾馳,坊外街市上的武侯們尚在巡邏,但不知為何,王源第一次對這些武侯們毫無恐懼之意。從他們面前疾馳而過,壓根不用考慮被他們盤查身份。甚至希望他們攔著馬車來盤問一番,自己便可將手中持有的上朝憑信給這幫傢伙們瞧,然後再奚落他們一番。
然而,這幫武侯們似乎天生有嗅覺,壓根沒有盤查之意,好像知道馬車中坐的人無需盤查一般。王源甚至讓黃三故意將馬車從他們的馬匹咫尺之處經過,也沒有絲毫的作用。王源失望之餘,心中也暗自感慨,這就叫做此一時彼一時也,當初聞武侯而色變,聽鼓聲而膽寒,如今自己居然可以在尚未天明的長安街上飛馳而不用擔心被武侯盤查,這已經是一種極大的進步。和坊中大部分被圈養的百姓不同,自己已經能踏出這些牢籠般的民坊了。
天色微明,大明宮就在眼前;晨曦之中,大明宮正門丹鳳門前的廣場上熱鬧非凡,華貴精美的馬車,高大健碩的馬匹聚集在丹鳳門之側。趕車的馬伕和牽馬的僕役呵斥著馬匹駕馭著馬車集中在宮門一側的停放之處。他們的主人們此刻正三三兩兩整頓衣衫,和相熟的官員們拱手招呼,一起談笑風生的往丹鳳門中走去。
王源下了馬,囑咐黃三將馬車停在指定的地點位置,等候自己下朝來,黃三滿臉興奮之色,連聲的答應,眼睛卻盯著宏偉的宮門和周圍的熙攘的人群挪不開。王源理解他的感受,第一次參與到這樣的場合,就算黃三這個地地道道的長安人也是未曾經歷過得。
自己其實和他也是一樣,看著周圍冠蓋堂皇,笑語熙攘三三兩兩進入宮門的官員們,王源在這裡一個人也不認識,顯得孤獨的很,彷彿有些格格不入。
王源收拾心情整了整衣服,邁步往丹鳳門內走,出示了進宮的信物後,暢通無阻的進了大明宮。數十步外,龍首渠上的御橋就在眼前,和左右側的下馬橋一樣,都是漢白玉的欄杆,大青石的橋面,精巧而奢華。
橋頭上的高高的花瓣狀的燈杆讓王源想起了數日之前的那個夜晚。數日之前的夜裡,王源曾偷偷來此,此番前來,也算是故地重遊了。但那天是黑夜,看不清周圍的景物,而且慌里慌張的根本沒心情看周圍的景物。而現在是破曉時分,周圍的景象雖不太清晰,但也已經可以一覽無餘,這讓王源得以第一次真正見識到大明宮中的格局。
過御橋之後,腳下所走的御道直接穿過含元殿前的大廣場,通向數百步之外虎踞龍盤一般坐落的含元殿下方臺階。廣場左右有數十間高大的房舍和殿宇,王源聽公孫蘭說過,左右這些房舍便是左右金吾衛仗院所在之處,亦即是宮中金吾衛兵馬駐紮的總衙所在。數十間房舍和殿宇雖不高大,但誰都知道,這是保衛大明宮的重要所在。
這座宮殿之中,金吾衛兵馬具有絕對的控制權,這一點在一排排身著甲冑無處不在的金吾衛士兵身上得以體現。無論在御道之側,殿宇間的迴廊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