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部分(第2/4 頁)
意外。”謝逸道:“狄仁傑那邊,我會提醒的。”
“放心好了!”杜惜君道:“三郎,說實話,你找狄仁傑過來是不是還有別的事情?”
“嗯,是。”謝逸對此沒有否認。
杜惜君憂慮道:“可是狄仁傑還小……”
“不小了,這孩子比你想象的更成熟。更有能耐,有些事情我不方便出面,得讓他幫幫忙。”謝逸道:“也正好讓他歷練歷練,將來才能堪為大才,位列宰輔。”
“宰輔?三郎對狄仁傑的期望很高啊!”
“那是自然,這孩子是個好苗子,有這個潛質,我看人一向很準的,你知道的。”
“好吧,昕兒和昱兒有個當宰相的姑丈自然是再好不過。”杜惜君欣然一笑。為了避免謝逸再次不老實,轉身出門前去安排邀請事宜。
……
謝逸在家輕鬆愜意的時候,朝堂上的爭吵仍舊沸反盈天,關於兩位皇子的懲處仍舊是個莫大的爭議。
李世民一直沒有參與其中,卻一直因此而苦惱,甚至可以說飽受折磨。他很自責,鬧到今時今日的局面其實和他有莫大的關係,他對李佑的關心不夠,對齊州的提防不過。以至於讓兒子走上了邪路。
尤其是沒有緊盯陰弘智,讓這個傢伙成了一顆毒瘤,害了自己的兩個皇子。前日陰弘智被判處極刑,卻在大理寺的牢獄中哈哈大笑。得意非常,據說很以策動齊王李佑,逼迫太子李承乾謀反為榮的。
這些事情都深深地刺激到了李世民,兒子們畢竟都還年輕。是自己過於輕率大意了。而且其中很多本來是李家的家仇恨,於孩子們無關,卻最終轉嫁到了他們身上。多少有些連累的意思,這讓李二陛下有種虧欠的感覺。
對李承乾,李世民最覺難受,這個兒子雖然一度是不那麼成器,但是悉心培養做個守成之君沒有問題。可是自己期望過高,總希望他將來能大有作為,所以在採取了一種過於偏執激烈的培養方式。
沒有悉心的關愛與輔導,而是扶持其他的皇子,想要透過這種方式來刺激他不斷進步。但到現在李世民才發現自己高估了嫡長子的心理素質,忽略了他的感受。
這種方式不僅沒有讓李承乾進步,反而讓他十分緊張,不安和無助,在得不到父皇的支援與關愛,地位不斷受到衝擊的清下,他便會有強烈的自保願望。
這一點,李世民是懂得,當年玄武門之變時隱太子李建成和自己分別是怎樣的心態,他十分清楚。至於李承乾最終的謀反,從父親的角度來看確實是大逆不道,但如果單純從政治權謀的角度來看,似乎也無可厚非。
無毒不丈夫,勝者王侯敗者寇,當年自己也這麼幹過,兒子效仿又算得了什麼呢?仔細想想,自己又有什麼資格去責怪他呢?
更何況李承乾是愛妻嫡出之子,一想到長孫皇后,李世民就越發的傷心,越發難過。倘若自己殺了兒子,妻子泉下有知能接受嗎?會不會責怪自己。
畢竟這是自己的第一個孩子,二十多年來看著他長大,疼他愛他,哪怕他如今有些不聽話,有些忤逆,自己這個當爹的似乎也不能……
總之,在這件事面前,情感已經戰勝了所謂的國法,李世民是無論如何都狠不下心殺了兒子李承乾的。
至於李佑,如果能保住的話自然最好不過,可是想要同時保住兩個孩子太難,謀反大案必須要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要無殺戮,天下如何能接受?又何來震懾?長安城裡的群臣,關隴和山東的世家肯定會不服氣,必然會有反彈,將會影響到江山穩固。
身為皇帝,他必須要考慮這個問題,在江山傳承面前必須要犧牲一部分私人利益。兩個兒子只能盡力保住一個,至於保全那個顯而易見。
李佑是庶子,並不得寵,感情也不是那麼深厚,況且齊州謀反鬧得更大,後果和影響更為惡劣。李佑的行為雖然有很大的愚蠢成分,但是在事後還是跟著陰弘智一起製造麻煩,試圖誣陷李承乾。
如果不是他們言之鑿鑿將華陰襲殺之事推到李承乾身上,後來的這一切也許都不會發生。所以李世民心底裡對這個兒子也是有怨恨的,在二選一的情況下,自然而然會選擇犧牲李佑。
這是父親的無奈,更是皇帝的無奈。
李世民心裡雖然這麼想,但作為皇帝他不能直接表達態度,否則就有偏私之嫌,這樣顯然不怎麼合適。
所以只能拒不表態,然後暗示,李世民相信自己的暗示傳達出去之後,總有臣子能夠清晰感受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