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落後的現狀,飯菜的滋味終究有限。不過比前些日子清湯寡水的稀粥強多了,米粒多了,裡面還見到了葷腥。
兩首詩便讓生活有了這般改善,如果把唐詩三百首全部賣出去,絕對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有了這筆錢,不僅能衣食無憂,家裡的破房子也該換了。是另建一處,還是從鄭斌手中弄回謝家老宅呢?
推到重建,想想還真有點捨不得呢,尤其是那座火炕,同炕而眠是多麼美好的回憶啊,哪怕暫時沒有什麼香豔的情節,同樣讓人懷念。而且近水樓臺先得月,天賜良機若輕易扔掉,與往日敗家子的行徑有何不同?
至於以後,要是能弄回老宅,正經成就一段浪子回頭的佳話,從而徹底擺脫敗家子的不良名聲。
然後再買上幾十畝地,或者經營點生意,在大唐做個快樂的小地主,好像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前提是賣詩,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程嘛,必須要抓住機會。也不知道昨天那胖子買走的詩文反響如何?好的話,今天可以趁機提點價碼,量大優惠也行……
至少,陸氏商行那個胖少年還欠著兩貫錢呢,得去要回來。雖然此事可能有點風險,但是吧……兩貫錢真是不小的數目,就這麼放棄著實有點可惜。
於是乎,謝三郎又進城了,地點還是望湖樓下,沒想到一來,路邊社便有重要訊息直播。
“聽說昨日商賈之子陸安作了兩首好詩,《春曉》顯淺易懂,卻意境優美,《從軍行》氣勢磅礴,雄心壯志。”
“聽說刺史大人很喜歡,讚譽有加。”
“原以為陸安那小子要發達了,誰曾想他竟對詩文全然不懂,連樓蘭在何處都不知曉,肯定不是他所作。”
“沒錯,聽說是他花錢買的詩文,刺史府已經在尋找原作者了。”
“詩文也能買賣?真不知是什麼人這般有辱斯文?”
哼,斯文能當飯吃嗎?
謝逸冷哼一聲,悄然遠去。他有點後悔,昨天應該好好給胖子解釋下詩文內容的,作為一個誠信的賣詩商人,售後服務有點脫節了。
也怪那個胖子忒不濟,竟然膿包至斯,結果露了餡,揚名不成還鬧了笑話,會不會來找自己麻煩呢?去陸家商行要錢的事……罷了,兩貫錢就這麼沒了,好肉痛。
還有刺史府,在找原作者?肯定是胖子和盤托出了,真是沒原則,商業機密和合作夥伴**豈能隨便洩露?
不就是兩首詩嘛,刺史府何必認真呢?買賣詩文應該並未違反《大唐律》…難不成是侯君集起了惜才之意?
趕緊走,陳國公的美意領受不起啊!
一想到謀反二字,謝逸便立即心生去意,三十六計走為上。賣詩的事情已經有風險,必須得避避風頭。
唉!謝逸仰天長嘆,難不成剛想到的發財大計就這麼夭折了?嗚呼哀哉!
……
高興而來,失望而歸,謝逸略微有些鬱悶。
計劃總趕不上變化啊,有了陸胖子的先例,恐怕眼下陳州不會再有人買詩文了。縱然有買家,謝逸也不敢賣了,以免惹禍上身。
也罷,有之前那三貫錢,暫時餓不死,另外想辦法便了,且先回家吧!
謝家如今的居所在城南,刺史府在城北,幾乎要橫穿整個淮陽城,一路下來也需要不少時間。謝逸倒也不急,閒庭信步慢慢走,一路上正好熟悉大唐的風土人情。
結果風土人情沒領略多少,倒是先目睹了一場發生在大唐的交通事故。
經過一處路口時,突然有一群衣著華麗之人策馬橫衝直撞過來,速度很快,十分張揚。謝逸瞧在眼裡,覺得很像後世富二代開豪車街頭追逐的場景。
不過在大唐,可沒有交警和違章這麼一說,街頭縱馬飛奔,不出事當真得謝天謝地。
可惜今天不是黃道吉日,這群人運氣也不大好,衝過街口時終究還是出事了。
大部分人瞧見飛奔的快馬,都立即閃避到一旁,可偏偏有個婦人帶著個孩童過路,被紛亂的人群衝散了。
婦人閃到了路旁,孩童卻呆呆站在路中央,哭著喊娘,全然不知身後快馬近在咫尺,危險正在飛速接近。
伴隨著婦人一聲驚呼,包括謝逸在內的所有路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悲劇就要發生了嗎?
謝逸不禁在想,按照劇本,這時候應該有個輕功卓絕的高手,在千鈞一髮之際,從馬蹄下救出孩童才對。
可惜劇本出錯了,除了圍觀群眾,並無高手相救。悲劇似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