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再去看病,讓天主管好了。”
帕納盧神甫後來看到一個小孩子得了鼠疫,痛苦地死去。他無法解釋小孩子為什麼罪有應得。在一個颳大風的日子裡,神甫作了第二次佈道。他的大意是不要試圖給鼠疫發生的情況找出解釋,而是要設法從中取得能夠汲取的東西。神甫沒有利用一些唾手可得的解釋,比如天國永恆的福樂等著這小孩子去享受。他毫無畏懼地對那天來聽他佈道的人說:“我的兄弟們,抉擇的時候來臨了。要麼全信,要麼全不信。可是你們中間誰敢全不信?”
後來神甫也得了鼠疫,他只是說:“如果一個神甫要請一個醫生看病,那麼準有矛盾的地方。”
想起上醫學院的時候,一個內科老教授對我們說:“不要認為現代醫學已經萬能了。即使小小的肺炎也會捲土重來。”他說這話的時候,是十年前,他的眼鏡後面,我看到瞬間的精光一閃。之後,又是那些正確而又乏味的說教:病毒時刻都在,不是每個人都得,就像漂亮姑娘時刻都在,不是每個人都感到誘惑。“所以,做人要學會敬畏,有所必為有所不為。做事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我想,這也適用於那些長四條腿的除了板凳都吃的人們。
2003。5。2
/* 31 */掙多少算夠
開始掙錢之後,不能再把父母家當食堂,不能睡到“自然醒”。於是常想,掙多少就算夠了,可以把樓口的川菜館子當一輩子的食堂,天天睡到大天亮。
先不考慮能掙多少。領導說,人有多大膽,田有多大產。村民說,要想富挖古墓,要想富扒鐵路。然後村幹部在村民的院牆上寫標語:私造槍支是違法的,武裝抗稅可恥,堅決打擊刑事犯罪。字色慘白,斗大。
“掙多少就算夠了”可以分解成兩個問題:掙錢的目的是什麼?目的明確之後,量出為入,應該掙多少?
掙錢的目的可以簡單概括成三種:一,為了近期衣食無憂。二,為了有生之年衣食無憂。三,為了金錢帶來的成就感和權力感。
()免費電子書下載
如果目的是前兩種,需要進一步問的是:你要的是什麼樣的衣食無憂?穿老頭衫、懶漢鞋,喝普通燕京啤酒,住大雜院,蹬腳踏車,想念衚衕口四十出頭的李寡婦,是一種衣食無憂。飛到義大利量身定製穿繡了自己名字縮寫的襯衫,喝上好年份的波爾多紅酒,住假前衛藝術家設計的水景豪宅,開蘭勃基尼的跑車,想念穿紅裙子的金喜善,是另一種衣食無憂。
即使現在選定了生活方式,還要能保證將來的想法和現在基本一致,才能保證計算基本準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現在習慣鮑魚,退休後不一定能習慣鯽魚。還要考慮意外,天有不測風雲,比如婚外戀、宮外孕等,所以計算要用風險係數調整。
如果是第三種目的,你希望呼風喚雨,管轄無數的人,每次上廁所用無數個馬桶。你沒救了,只有一條路走到黑,成社會精英,上富豪榜或是進班房。
生活方式確定,衣食住行,吃喝嫖賭,每年的花銷基本可以算出,就算你活到七十五吧,然後用現金流折演算法(DCF,Discounted Cash
Flow)算到今天,算出該掙到的數。掙到這個數,你就該夠了。掙到這個數後,按你預定的生活方式花,到七十五歲生日的時候,你不剩啥錢,也不欠啥錢,死神不找你,你就放煤氣割手腕,確保預測準確,功德圓滿。
在一個夏天的下午,我想起年輕時造的陰孽和未來醫學可能的進展,我估計我應該比常遇春長壽,比如活到六十。進而我又大概算了一下自己該掙多少。
生活上,太儉,我受不了。大昭寺的導遊說,那個面目古怪的佛像生前是個苦行僧,十三年在一個山洞裡修佛,喝水,不動,面板上長出綠毛來。顏回說,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不改其樂。我不想當綠毛聖人,也不想太早死。太奢,我不敢,畏天怒。吃龍肝鳳髓,可能得非典。請西施陪唱卡拉OK,我聽不懂杭州土話。
我喜歡質量好的棉布和皮革。好棉布吸汗,好皮革摸上去舒服。自己一天比一天皮糙肉厚,十四五的小姑娘又不讓隨便亂摸,所以好皮衣很重要。我喜歡吃肉吃辣,哪種都不貴。住的地方小點兒無所謂,過去上學時我們六個人睡了八年十平方米的宿舍。但是一定要靠近城市中心,挑起窗簾,就能感到物慾橫流。對車不感興趣,但是對透過開好車泡好看姑娘這件事並不反感,想過的最貴的車是BMW
X5。我不需要金喜善,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