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2/4 頁)
軍校們一眼:“請行個方便,我們要進太廟內上香、燒紙。”
一個個愣了半晌,一名太監才問:“各位姑娘,請問是哪個王府的?”
“無可奉告!”朱由英瞪他一眼,“我們來上香、燒紙還要事先通知你們?”
“可九千歲有令,沒有他老人家手諭,任何人也不許來太廟上香、燒紙,如敢抗令,以欽犯進行抓捕,押進東廠大牢。”另一名太監勸道,“姑娘們!你們還是回去吧!不宜隨便進太廟的,要是被抓進東廠大牢,將會被打得皮開肉綻的。看你們一個個白皮嫩肉的,何必要受那種罪?”
二公主朱由花杏眼圓睜:“我來問你,太廟是朱家的,還是魏家的?”
“這。。。。。。這當然是朱氏太廟了,就連大明江山也是朱家的。”那名太監支吾半晌才回答出所以然來。
“既然是朱家太廟,姓魏的有何權利管朱家的事?”大公主朱由英憤憤不平道,“豈有此理?識相的讓到一旁去;不然,我們背上的寶劍可不認人。”
“是,是!奴才知道。”那名太監自知理虧,向其他太監和軍校們揮一下手,“看來我們動文動武都不是姑娘們對手,諸位讓開一條道,讓姑娘們進去。”
一名軍校阻攔道:“公公,如此放縱她們,九千歲知道後不會饒我們的。”
那名太監向軍校遞個眼神:“姑娘們上點香、燒點紙,不妨大礙的,讓她們進去吧!看她們如花似玉的模樣,真讓人心疼。”
那名軍校會意,向其他同夥揮一下手:“弟兄們!萬善孝為先。難得姑娘們有這份孝心,讓開道,讓她們進太廟。”
十幾名軍校向旁邊一閃,院門洞開,九名公主魚貫而進。
原來,自從幾名王爺和部分家丁女眷在正陽門之戰中失蹤後,魏忠賢除命令九門提督金良輔控制好九座城門,對進出的行人嚴加盤查外;對京城內進行全城大搜捕。從廠衛到御林軍,就連順天府一班士衛,也配合行動;可是,一連多天過去,也沒搜出王府裡任何人。廠衛和御林軍為了邀功領賞,從客棧、jì院,抓一些生意人和piáo客充數,以此獲得魏忠賢的信任。之後,魏忠賢與田爾耕、劉志選等人磋商,認為朱氏子孫有可能在chūn節、清明節回太廟祭祖,便派一些太監和御林軍軍校守衛在太廟,如發現可疑人物,立即向魏忠賢彙報。另外,在敬事房和慈寧宮都安插閹黨的眼線,防止王爺潛入到宮中與小皇帝和太后接觸。
第十七章 九女鬧皇城(七)
不說九名公主進太廟內上香、燒化冥幣,單說太廟院門前幾名太監和十幾名軍校。那名太監遞眼神給軍校,讓九名公主進了太廟。隨後,那名太監對眾人道:“你們看這班姑娘,一個個像窈窕淑女、大家閨秀,但她們都是武功絕頂的武林高手。一旦我們強行阻攔,惹惱了她們,我們沒一個能生還,都要死在她們的寶劍下。”
另一名太監質疑問:“何以見得她們武功高強?看起來弱不禁風的樣子,能有三腳貓的功夫就不錯了,說將我們殺得一個不剩,不過是狐假虎威。”
“你如不信,找你們單挑。如果三招能勝過她們,就算你能。”那名太監道,“對於這九名女子是何來歷,我們還是個迷。現在當務之急,應立即通知大總管,做好應敵準備。”
一名軍校自告奮勇道:“我騎馬去,來回有半個時辰便能到九千歲行宮,看他如何定奪?”
“好的,你速去速回,遲了,恐怕幾名女子上過香出來,我們阻攔不住。”那明太監叮囑一番,又吩咐其他人員,“如果九名女子出來早,我們將她們纏住。”
“好,你是頭兒,這裡你說了算。”太監和眾軍校眾口一詞。
那名軍校備上鞍,跨上馬,一拍馬後跨,戰馬揚起四蹄,馳騁而去。
卻說九名公主進了太廟,見到那一座座雕像,陳列在太廟的神臺上,依次排放;從明太主朱元璋、永樂皇帝朱棣,直至神宗朱翊鈞、光宗朱常洛,造型十分jīng致,栩栩如生、讓人肅然起敬。
每座塑像後面的牆壁上,撰寫著每個皇帝的名諱、簡歷和封號。塑像下有一排供桌;每一張供桌上擺放著兩支燭臺,燭臺上的紅燭在噝噝的燃燒著。供桌的中間,放著一隻大香爐,香爐兩旁擺滿了各種祭品。每一張供桌下鋪著一塊地毯,地毯中間放著一塊棉墊,是供參拜者磕頭時下跪用的。
九名公主一字兒排開,立在雕像前,瞻仰先祖的遺容。一個個心cháo澎湃,難以平靜。瞻仰完畢,九名公主開始上香,從太祖朱元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